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丁建朋  韩英  韩旭  尚娇  姚永生 《植物保护》2020,46(6):270-275
本文采用浸叶生测法和田间活性试验测定了棉蚜和棉长管蚜对吡虫啉?氟啶虫酰胺?吡蚜酮的敏感性?结果显示:阿拉尔?阿瓦提?图木舒克三地棉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低于棉长管蚜, 棉蚜和棉长管蚜对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在田间试验中, 施用吡虫啉后三地棉长管蚜的虫口减退率均显著高于棉蚜, 施用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1 d后三地棉长管蚜和棉蚜的虫口减退率存在显著差异, 3 d和7 d后均无显著性差异, 虫口减退率均分别达到80%以上和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防治棉花蚜虫合理施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氟啶虫胺腈对棉田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氟啶虫胺腈对南疆棉田三种蚜虫的毒力及其对三种瓢虫的安全性。方法 以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吡虫啉乳油为供试药剂,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两种药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安全影响。结果 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对两种药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三种蚜虫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敏感性均高于吡虫啉,棉蚜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的LC50分别为1.17、0.36 mg/L,5%吡虫啉乳油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相对毒力分别为55.41、60.11,棉蚜对5%吡虫啉乳油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毒力均小于5%吡虫啉乳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三种瓢虫成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6.16、7.90和4.54倍,对3龄幼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5.07、7.48和9.23倍。结论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可用来防治棉田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且对棉田瓢虫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十一星瓢虫对棉蚜及蚜茧蜂寄生蚜(以下简称被寄生蚜)之间的取食选择关系,为合理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协同治理新疆植棉区棉蚜提供依据。方法 于室内条件下,利用嗅觉仪测定十一星瓢虫成虫对健康棉蚜(以下简称健蚜)和被寄生蚜的嗅觉行为选择;分别以不同寄生日龄时长的寄生蚜和相同数量未被寄生的健蚜,于同一培养皿中供给十一星瓢虫选择取食,分别统计十一星瓢虫成虫对健蚜和寄生蚜的取食比例。结果 与健蚜相比,十一星瓢虫成虫对1日龄和2日龄寄生蚜趋向行为反应差异不明显,对3日龄以上寄生蚜有明显负趋向反应,雌、雄成虫间嗅觉反应相似。十一星瓢虫成虫取食1日龄和2日龄寄生蚜比率高于健蚜,但无明显差异;但对健蚜与3日龄、4日龄和5日龄寄生蚜的取食选择性差异显著,更喜欢取食未被寄生的健蚜。结论 十一星瓢虫成虫对健蚜与高日龄寄生蚜间存在明显的嗅觉行为反应差异,取食选择率与嗅觉反应结果一致,更偏向取食未被寄生的健蚜和初期寄生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生防菌HFW217的种类及其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其生物防治提供材料。方法 采用16 SrDNA、rpoB基因序列和生理生化方法,对HFW217进行鉴定,通过温室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HFW217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结果 菌株HFW217为革兰氏阳性菌、呈短杆状、有芽孢,其菌体的形态呈短杆状,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16S rDNA和rpoB基因序列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loliquefacien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经鉴定该菌是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loliquefaciens。温室和田间对棉花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7.62%和73.18%,防效明显高于多菌灵。结论 菌株HFW217是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对棉花枯萎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