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柿角斑病是柿园中常见的发生在柿叶片、果蒂上的病害,在三明长兴林果场大量发生,影响树势及产量。经观察发现该病的发生与柿树品种、雨日雨量、栽培管理措施有关。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是选择抗病品种,清除初侵染源,加强柿园栽培管理,并在不同时期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AP2/ERFs 是一个庞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为材料,克隆了毛白杨AP2/ERF 类转录因子PtoSHN 的编码区序列。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显示,PtoSHN 基因在毛白杨茎中高水平表达。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toSHN 与拟南芥AtSHN2 和AtSHN3 相似度较高,其中AtSHN2 已被证明参与了植物次生壁的合成调控。通过亚细胞定位预测,PtoSHN 定位于细胞核内。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toSHN 定位在核内。表明已成功克隆到毛白杨SHN 基因,该基因可能在林木次生生长过程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野生动物保护更是一项日趋重要的伟大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野生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巨大作用也愈发显示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复杂,为大量的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存环境,成为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还有许多特有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金斑喙凤蝶等。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重要的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国民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在《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已测序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 Torr.Gray中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hosphoinositidespecific phospholipase C,PI-PLC)家族基因进行系统分析,利用杨树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杨树PI-PLC家族基因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编码蛋白,通过蛋白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中含有7个PI-PLC家族基因,含有8~10个外显子,分布于杨树的4条染色体上。MEME和Pfam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杨树PI-PLC蛋白均含有4个保守的EF、X、Y和C2结构域。蛋白质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I-PLC可分为2个亚家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五营林业局红松林三种更新方式的对比分析,指出该林区红松林分的最佳经营方式为人工更新造林。  相似文献   
6.
AP2/ERFs是一个庞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为材料,克隆了毛白杨AP2/ERF类转录因子PtoSHN的编码区序列.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显示,PtoSHN基因在毛白杨茎中高水平表达.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toSHN与拟南芥AtSHN2和AtSHN3相似度较高,其中AtSHN2已被证明参与了植物次生壁的合成调控.通过亚细胞定位预测,PtoSHN定位于细胞核内.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toSHN定位在核内.表明已成功克隆到毛白杨SHN基因,该基因可能在林木次生生长过程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现有药用动物1570种(不含亚种),其中陆栖动物约1295种、海洋动物约275种,而脊椎动物约占药用动物种类的62%,是主要的药用动物类群。近20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医药中使用濒危动物十分关注,并着力于研究药用动物资源现状及其生存环境对资源的影响。三明是福建重要的药用动物产地,开展对药用动物资源调查,综合分析和评价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探索资源保护及驯养繁殖的有效途径,对药用动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药用动物的产业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将导数荧光光谱法用于异构件分析,提出了直接同时测定α-萘酚和β-萘酚的新方法。在PH9.1缓冲体体系中,室温下进行一阶导数荧光检测α-萘酚和β-萘酚的检出限分别为0.013ng/ml和0.011ng/ml,精密度(RSD)分别为1.7%和1.4%。该法用于合成样品中α-萘酚和β-萘酚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在95.4-104%以内。  相似文献   
10.
杨树转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是重要的栽培树种,也是研究林木基因工程的重要模式植物。杨树转基因研究可以打破种属限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是对杨树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进行该方面的工作,本文介绍了杨树转基因涉及到的抗虫、抗除草剂、木材材性改良、抗逆、抗病、激素调控、开花调控和植物修复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了影响杨树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杨树转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希望能为后期从事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