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周华波  严金泉  张星星  杨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54-16556
通过比较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指标以及苏州市第2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得出实际数据与指标间存在一定矛盾,分析了矛盾存在的原因,并进一步从3个方面提出化解矛盾的方法,即与外省市建立耕地保护联动机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专项基金,补偿基本农田代保区域的"发展权";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划定基本农田永久保护区,对本地区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农户发放生态补偿费,提高其积极性;全面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并行,同时促进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普遍面临着不断衰败的趋势。先行经历"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欧美、日韩在这方面探索出许多有益的尝试,做了大量的研究。只是由于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如何借鉴这些成果需要慎重思考。相对于欧美来说,日本除了政治体制差异较大以外,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与中国有诸多共同点,特别是农耕文化有着显著的同根性,对其研究探索对中国借鉴意义颇大。本文聚焦于日本农业经营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形式——集落营农,集落营农作为一种综合性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在离农倾向的增加、农业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发挥着维持地域农业发展、整合地域资源、维系区域经济等重要作用。集落营农在不改变农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效益,对中国小农的未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