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9只云豹(来自野外和人工圈养)的尾部上1/3处采毛,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毛中锌、铜、铁、钙4种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其中3只患脱毛症的云豹毛中铜元素含量都低于4.4μg/g,其它3种微量元素所测结果似乎与脱毛症均没有直接关系,铜元素缺乏可使云豹患脱毛症。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促进人工驯养华南虎,更好地保护和综合利用华南虎这一野生资源,文中主要对华南虎的生物学特性,种群现状调查,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4月28日,3个"贵客"由警车护送,专人陪同,不远千里来到长沙安家.从安徽宣州运来的3条扬子鳄运抵长沙动物园,与长沙人亲密"约会".  相似文献   
4.
人工饲养环境下斑鳖产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鳖目前仅在中国和越南的动物园中有4只存活个体,为了拯救这一物种,中国的苏州动物园和长沙动物园开展了斑鳖联合繁育项目。在2008~2011年对斑鳖的产卵时间、产卵窝数、产卵数量和卵的重量、直径等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雌性斑鳖在夜间产卵,有护卵行为。每年可产卵2—4窝,首次产卵在5月底或6月中旬,最晚在7月中旬结束。产卵间隔变化较大,最短的为12d,最长的达到36d,平均18.4±8.3d。每窝产卵数45~70枚,平均为60.3±7.5枚,年产卵总数在100~200枚之间,年度之间波动很大,在1~136枚之间。卯的重量在19.0-21.5g之间,平均20.1±0.7g;卵的直径在31.5~34.4mm之间,平均为32.6±0.7mm。产卵次数、窝卵数、卯重和大小都会受到运输或环境变化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目前提供的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符合斑鳖的繁殖要求,但是管理中要注意减少运输应激和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对鹧鸪卵孵化过程中的温度、相对湿度、通风量3个主要控制条件进行分组试验,寻找到其最佳主控条件,即全程孵化期划分为1~7,8~20,21~23.5,23.5~25d4个阶段,温度分别为100.5(38.1℃),100(37.8℃),99.5(37.5℃),100.5(38.1℃);相对湿度分别为55%~60%,50%~55%,60%~70%,75%~85%;通风量为5.3m3/h时,孵化率最高,达85.5%.  相似文献   
6.
对鹧鸪卵孵化过程中的温度、相对湿度、通风量3个主要控制条件进行分组试验,寻找到其最佳主控条件,即全程孵化期划分为1~7,8~20,21~23.5 , 23.5~25 d 4个阶段,温度分别为100.5 (38.1 ℃),100 (37.8 ℃),99.5 (37 .5 ℃ ),100.5 (38.1 ℃);相对湿度分别为55%~60%,50%~55%,60%~70%,75%~85%;通风量为5.3 m3/h时,孵化率最高,达85.5%.  相似文献   
7.
在进口动物隔离检疫期间,8头亚成体斑马被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蜱虫寄生情况,其中有2头斑马因感染而贫血衰竭死亡.文章对斑马感染蜱情况做了临床检查、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并经药敏试验挑选1%浓度的Fipronil(锐劲特)杀虫效果显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防治措施后,蜱虫逐渐消除,斑马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8.
邱启官  张浪  武娜  吴希有  严霞晖  宋平 《兽医导刊》2020,(6):209-210,221
本研究主要针对采自长沙生态动物园和长沙市天心区希有动物驯养中心的4个黑熊蛔虫样本进行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Ⅰ(cox1)基因序列通过PCR方法扩增,利用DNA分析软件DNASTar 5.0将测得的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登录的蛔虫序列和本地其他野生动物蛔虫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来自长沙生态动物园和长沙市天心区希有动物驯养中心的蛔虫cox1基本一致,长度约为400~414 bp;与采自荷兰株登录号KC543477.1贝氏蛔虫同源性最高达96.3~97.5%;4个黑熊蛔虫样本与KC543477.1贝氏蛔虫在同一分枝上。结果表明:采自长沙生态动物和长沙市天心区希有动物驯养中心黑熊蛔虫与熊贝氏蛔虫同源性最大,为熊贝氏蛔虫;pcox1序列在本研究中表现种间差异大,种内相对保守,说明cox1基因可以作为熊贝氏蛔虫和狮弓蛔虫的分子分类学及种群遗传关系研究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
熊类种类较多,动物园常见的有马来熊、黑熊、棕熊;养殖业中常把黑熊作特种经济动物来养殖。熊类食性较杂,耐粗饲,适应性强。在日常饲养中,国内对其饲料研究较少,主要以稀饭或窝窝头、蔬菜、水果等为主,再辅以鱼、肉、奶粉等。自1998年底开始,我园所饲养的熊(其中马来熊2只,黑熊4只,棕熊3只)的饲料改用颗粒料加蔬菜、水果等饲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 改颗粒饲料前饲粮情况1.1 改颗粒饲料前熊的(窝窝头)饲粮情况 饲粮的配方及营养浓度,见表1。1.2 饲喂情况,见表2。2 改颗粒后的饲粮情况2.1 颗粒料配方及营养浓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