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近年来,花生病毒逐年蔓延,严重地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根据1983~1986年的调查,辽宁省花生主要病毒病是斑驳病毒(PMMV)、花叶病毒(CMV)及矮化病毒(PSV),主要通过种子带毒蚜传扩大感病率。为了预测种子带毒率,本试验采用 ELISA 检验花生种子带毒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根据1983~1987年辽宁省花生花叶病调查研究,花生花叶病的发病程度与花生苗期总降雨量、气温和蚜虫消长密切相关。塑料薄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土温,保湿、保肥,消灭杂草和有驱蚜效益。使用自制微量元素铬合物处理花生种子,有提高花生细胞内酶活性、钝化病毒功能,且苗期病株很少,发病程度轻,生长势好,增产幅度较大。用0.4~0.7%呋甲种衣剂拌种治蚜防病效果明显,杀蚜虫药效期可保持60~70天,并有兼治地下害虫效益。推迟花叶病的发病期7~10天,并减轻发病程度,有明显增产效益。小区试验比对照区增产30~50%。在金县、新金县1985~1986两年200亩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凡是用种衣剂拌种处理田平均亩产比未拌种田增产5~12%。  相似文献   
3.
花生花叶病是花生产区的一种病毒病害。早在1939年曾有过这方面的报导。近几年来该病广泛流行。据江苏的除州和东海、山东的临沂、河北的唐山、辽宁的旅大地区不完全的统计,1976年因花生病毒病的危害面积达200多万亩,亩产只有25—60斤,其中花生花叶病占60—70%左右。  相似文献   
4.
利用塑料薄膜地面复盖栽培花生是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的农业技术,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对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产量都有明显效果。为了探求复盖后的花生增产原理以及塑料复盖对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和它们的生命活动的影响,探求土壤肥力的变化及植物生育情况的规律,我们于1980年进行了试验与分析测定,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花生种子带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花生上分离到的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花生矮化病毒Mi株系(PSV-Mi)所制备的抗血清,从中提取IgG、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花生种子,在花生种子中不程度地都检测出带有PMMV、CMV、PSV病毒,而且有复合带毒现象。经催芽的花生种子子叶、胚芽及胚根分别用PMMV和CMV免疫制备的抗体进行检测,花生的上述三部分均带有PMMV和CMV病毒,且胚芽中病毒量最高。萌发种子及未萌发种子的子叶无论从带毒率还是病毒含量上均看不出明显的差异。ELISA间接法由于直接利用商品酶标抗体,简化了试验程序,利于对种子带毒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花生病毒病在我市有逐年扩大蔓延的趋势。为了对其发生特点及损失情况作进一步探讨,在1978~1979年的研究基础上,于1982年又在温室和田间继续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简述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982年,在所内试验地,设500、400平方米两个网室(500网目尼龙纱)。 (一)感病后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在网室内外,5月下旬播种68—4和7105品种。网内的花生出苗后发现有病毒病可疑植株立即拔除,保持生长期内无病。网外的花生按一般田进行管理。从出苗后开始分期调查,发病植株做好标记,观察不同感病时期对花生生  相似文献   
7.
花生病毒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最近几年来,在我国的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河南、北京等省市的花生产区,都普遍发生。据1977~1979年大连地区调查,因病毒病为害,使花生减产10~20%。为了查清这一病害的发病规律和控制逐年蔓延,大连市农科所与中国科学院林土所对这一病害,进行了多次田间调查、温室试验及病毒的提纯和电镜观察,本文仅报导了汁液摩擦、切接、靠接等方法的传毒试验结果,从而确证了目前在我国花生上普遍发生的花叶病和斑驳病(Peanut mottle Viws and Peanut masaicViws)皆可通过嫁接、汁液摩擦等机械伤口方式传毒。一、材料和方法从1979年在田间已经感染病毒病的“锦交  相似文献   
8.
前言一九六五年Kuhn初次报导斑驳病毒病之后,不仅在北美,而且已经明确在澳大利亚、非洲等世界各地也蔓延很广.在日本,井上氏于一九六七年初曾报导,千叶、神奈川、冈山、鹿儿岛等县有发生.凡是感染了这种病,产量相当地降低.据报导,一九七三年美国的乔治亚洲受害损失达一千万美元以上.该病是花生栽培上值得重视的一种病害.作者等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在茨城县对这种  相似文献   
9.
花生病毒病是影响我国花生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1976年曾在我国北方花生产区山东、辽宁、河南、河北、江苏、北京等省市大面积流行,造成花生前所未有的大减产。1976年以后,花生病毒病仍不断流行。为了明确北方花生产区不同类型病毒病发生、分布,以及引起各种症状类型的病毒进行血清诊断,我们于1983年6—8月在辽宁、河北、河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