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与东盟农业科技合作的目标、重点和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平福 《广西园艺》2004,15(5):15-17
中国与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即将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区,它的启动对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增长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也给广西的农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广西是我国最靠近东盟10国的省区之一,与东盟国家在气候、资源、经济结构上具有较大的类似性和互补性,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政策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籼稻资源,旨在更有效利用外引稻种资源。【方法】采用DPS软件对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118个籼稻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粒型、株高、粒重、粒长、结实和熟期这6个主要因子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85.1873%。依据主成分向量将118份引进材料聚为3大类型:第1大类群为矮秆、多穗、长粒类型,共34份材料;第2大类群为高秆、迟熟、少蘖、长穗型,共49份材料;第3大类群为半矮秆、早熟、高实、小穗类型,共35份材料。【结论】在利用外引资源时,要利用主成分等信息,抓住主要因子进行聚类,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外引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广西农业投资产业发展策略,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13年以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形式遴选广西农业投资产业,同时调研广西农业投资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广西农业投资产业发展对策。【结果】从20个农业产业中遴选出广西农业投资优势产业47个,涉及现代种养、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加工生产、休闲旅游及农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广西农业投资产业具有投资农业企业多、外资利用得到拓展、政策扶持大、农业投资对农业产业发展作用明显等特点,但也存在农业投资总量和资金来源不足、投资结构不优、政府信息导向不具体、投资效益不高等问题。【建议】应建立稳定有序的多元投资机制、改善投资结构和质量、构建农业产业信息平台、增加农业投资储备项目、完善农业投资法律制度,以促进广西农业投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The mechanisms controlling axon guidance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understanding brain development. Growing corticospinal and somatosensory axons cross the midline in the medulla to reach their targets and thus form the basis of contralateral motor control and sensory input. The motor and sensory projections appeared uncrossed in patients with horizontal gaze palsy with progressive scoliosis (HGPPS). In patients affected with HGPPS, we identified mutations in the ROBO3 gene, which shares homology with roundabout genes important in axon guidance in developing Drosophila, zebrafish, and mouse. Like its murine homolog Rig1/Robo3, but unlike other Robo proteins, ROBO3 is required for hindbrain axon midline crossing.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绿肥施用量的响应关系,为构建果园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提供参数。【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模拟试验(培养期85 d),在10、20、30℃等3个温度条件下,探讨化肥和绿肥不同比例(不施肥、100%氮肥、75%化学氮肥+25%绿肥、50%化学氮肥+50%绿肥、25%化学氮肥+75%绿肥、100%绿肥;各处理氮肥施用水平均为0.15 g N/kg风干土)还园量对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结果】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表现为培养前期保持较高水平,之后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排放量为1439.4~4732.8 mg/kg,全绿肥处理土壤CO2累积排放量最大;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长,不同的土壤绿肥还园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不同,以不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最低,25%氮肥+75%绿肥处理最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10~30℃温度条件下,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表现为培养前期高,之后快速下降,培养后期相对稳定的趋势。不同比例化肥和绿肥施用显著提高了果园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氮肥、绿肥还田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可使果园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替代优势,以更新品种,筛选出更适合广西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食苗菊优良品种。【方法】以大叶菊花脑为对照品种,通过栽培试验,对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和大叶菊花脑的形态指标、产量性状等进行比较。【结果】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单枝商品嫩茎重平均为4.48 g,比对照重1.20 g,达极显著水平;其年产量为64245.5 kg/ha,比对照增产89.3%,达极显著水平;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蛋白质、维生素、黄酮类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纤维素含量比对照低2.31%。【结论】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具有采收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种植的保健蔬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桑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转化酶酶活性的影响,为桑园合理施氮和生产优质桑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按不同氮肥施用水平:N1(120.75 kg/ha)、N2(172.50 kg/ha)和N3(207.00 kg/ha)设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并与桑叶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脲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2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大。土壤蔗糖转化酶与脲酶活性、转化酶与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与桑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桑园土壤蔗糖转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桑园土壤性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施用不同钙肥对柑桔裂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钙肥在柑桔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钙肥作对照,其余分别施用乙酸钙、硝酸钙、磷酸二氢钙、石灰)。乙酸钙、硝酸钙、磷酸二氢钙按等量钙设计采用叶面喷施;石灰采用土施,施用量为1.5 kg/株,均在柑桔果实膨大初期施用。在裂果高峰期调查裂果情况,果实成熟时测定各处理的果实产量,分析果实的品质。【结果】与不施钙相比,施用不同钙肥均能明显减少柑桔的裂果数量,提高单果重和果实产量, 增产效果从高到低依次是石灰>乙酸钙>磷酸二氢钙>硝酸钙,增产率分别为22.43%、18.75%、15.09%、13.24%,施用钙肥还可降低果实的酸度,果实的糖酸比提高125.0%~186.5%,同时可提高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和果皮钙的含量,降低贮藏期的烂果率。【结论】施用钙肥对柑桔果实产量和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越南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指出根据越南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可将越南农业划分为红河平原、北部丘陵山区、中山部及中部沿海地区、西原地区、东南部、九龙江平原6个生态区,并介绍了越南农业结构以及玉米、水稻、木薯、红薯、甘蔗、花生、大豆、茶叶、咖啡、橡胶、胡椒、腰果、椰子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概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及栽培密度对茄子新品种瑞丰3号产量的影响,为瑞丰3号紫长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416-B”最优混合设计,探讨种植密度和氮、钾、磷肥施用量与瑞丰3号紫长茄产量、利润及产投比的关系,并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效应。【结果】4个因素对茄子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氮肥>钾肥>种植密度>磷肥,说明氮肥和钾肥施用量是制约紫长茄产量的主导因素。【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其最佳栽培措施是:施氮量297.33 kg/ha, 施钾量371.44 kg/ha,施磷量95.68 kg/ha,种植密度36908株/ha,紫长茄最优产量为100937.7±13239.5 kg/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