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鑫  于文  张增欣 《饲料工业》2007,28(16):43-45
<正>磷脂(Lecithin)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种含磷酸的复合脂质。磷脂种类繁多,包括大豆卵磷脂、胆碱磷脂、肌醇磷脂、脑磷脂、固醇脂、糖脂和磷脂酸磷脂。磷脂的化学成分复杂,包括EFA、胆碱、肌醇和固醇的营养价值,因此具有多重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2.
充分有效利用海南省南部地区,进行玉米自交系冬季繁殖,是解决杂交玉米制种亲本种子种源不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它可加快育种材料的世代选择,加快育种进度,缩短育种年限。每年都有数百家科研和种子生产单位南繁,特别是地处海南省南部的凌水、三亚、乐东现已成为国家指定的南繁基地。但由于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别于北方,南繁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依  相似文献   
3.
我省的三北防护林地区包括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 ,共计 30个市县。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风大干旱 ,夏季温热多雨。该区域是生态环境较恶劣的地区 ,农田防护林在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农作物高产稳产上发挥巨大作用。自 1 978年开始 ,累计造林保存面积 1 45万hm2 ,森林覆被率为 1 5.53%。但是 ,我省的农田防护林存在着树种单一的问题 ,据调查 ,我省的农田防护林中杨树的比例过大 ,达 6 0 %以上 ,且多为纯林 ,混交造林面积很少。长期必然会导致树木的病虫害的大发生 ,降低林木质量 ,降低防护效果。也使土壤养分失衡 ,地…  相似文献   
4.
胶东地区地处胶东半岛,地形多为丘陵地带,隔离条件好,比较适于玉米制种。经过多年玉米制种实践,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高产优质制种技术,亩产由150kg左右逐步上升到300kg左右,其中部分高产田块大面积亩产突破400kg左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4个夏玉米杂交种穗部6个主要性状与单株粒重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穗长与穗粗在影响单株子粒产量诸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对穗长、穗粗重点选择的基础上,考虑对穗行数、行粒数、出子率的选择,容重可独立进行选择。穗部性状的选择必须考虑性状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综合利用某一穗部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和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农场的实际情况调查,选取合适的指标,探讨农场玉米适宜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度适宜耕地面积53335.0亩;适宜耕地面积176471.2亩;勉强适宜耕地面积127518.0亩;不适宜耕地面积6732.0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黑龙江农垦八五五农场2006~2009年"3414"肥料试验和土壤化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M3(Mehlich3)测试方法与常规测试方法的相关性,初步建立了八五五农场玉米农田中土壤磷、钾的养分丰缺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豆田恶性杂草--野黍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除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目前主要以酰胺类为主,由于这类除草剂的连年使用和用量的不断提高,农田杂草群落发生演变,部分对酰胺类除草剂抗性较强的杂草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优势种群,野黍就是代表之一.由于野黍的抗药性强,目前生产上苗前用都尔、乙草胺、普乐宝等除草剂在常规用量下防除效果都很低,一般防效仅为20%~30%;苗后用拿捕净、稳杀得等除草剂在大豆2~3片复叶期施药,在常规用量下防效仅达50%~60%,因此还必须进行人工锄草和机械灭草,这对提高大豆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劳动量都有较大影响.为此,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于2000~2001年就如何利用药剂防治野黍进行了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大豆重迎茬现象日趋严重,农田杂草群落发生演变,部分弱势种群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优势种群,“三菜”就是当前大豆田最难防除的代表性杂草。黑龙江垦区因杂草危害一般减产10%~14%,但“三菜”对大豆田的危害较为严重,一般减产28.3%,因此“三菜”是大豆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防除“三菜”成为大豆种植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恶性杂草野黍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是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黑龙江垦区因杂草危害一般减产10%~14%,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除草已成为农田杂草防除的主要手段。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农场总播种面积的50%,因此大豆田的化学除草是农场植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国际上除草剂生产发展较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