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旨在评估连翘体外抗H5N1和H9N2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AIVs)增殖及其介导炎症的效果,本试验制备了连翘水提液,首先采用CCK-8法测定了连翘水提液对DF-1细胞的安全浓度,并通过3种处理方法(药液预处理病毒后感染细胞、先感染病毒后给药、先给药后感染病毒)来筛选连翘水提液的最佳给药方式;在最佳给药方式下,使用TCID50法检测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的增殖情况,并采用qRT-PCR检测了炎症相关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连翘水提液对DF-1细胞的最高安全浓度为4 mg·mL-1;先感染病毒后给药是最佳的给药方式;在最佳给药方式下,连翘水提液能显著降低H5N1和H9N2 AIVs在各个时间点的病毒滴度,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与对照组相比,H5N1 AIV给药组中CX3CL1、IL8L1、CCL5、SCYA4、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H9N2 AIV给药组中CX3CL1、IL8L1、CCL5、IFN-β、IL-6和TNF-α的表达也有类似的下降趋势。这表明连翘能够抑制H5N1和H9N2 AIVs在DF-1细胞中的增殖,降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有良好的抗炎和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鸭场中病毒性疫病的流行与共感染情况,本试验对我国部分地区鸭常见病毒性疫病进行了检测。对2016年采自山东、河北、江西、内蒙古、广西、江苏等省份共计302份鸭的样品进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坦布苏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新型鹅细小病毒、鸭副黏病毒、鸭圆环病毒的PCR检测,结果7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8.8%,37.1%,26.1%,22.8%,31.1%,9.9%,20.2%。病毒共感染检测结果显示:多种病毒共感染,尤其是二重感染在鸭群中非常普遍,其中85份样品表现为单一感染,占样品总数的28.3%;97份样品表现为二重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32.3%;67份样品表现为三重混合感染,占22.0%;四重感染样品共计16份,占5.4%;未感染样品数为37份,占12.3%。商品肉鸭及种鸭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商品肉鸭的感染率高达90.0%,而种鸭的感染率为85.3%。不同季节鸭群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冬春季节检出率较高,达90.2%,而夏秋季节检出率为81.4%。结果表明,多种病毒病的共感染是当前我国规模化养鸭场疫病的主要流行形式,是造成我国规模化鸭场疫病防控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疑似感染鹅呼肠孤病毒的病料中分离鉴定一株鹅源呼肠孤病毒JS-01,并对病毒分离株的致病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开展该病毒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病死鹅的肝、脾组织冻融3次后充分匀浆,8 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接种10日龄鹅胚的卵黄囊,收集24~144h死亡的鹅胚尿囊液,并提取病毒RNA。根据鹅呼肠孤病毒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该引物对所提取的病毒RNA进行RT-PCR,回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将重组载体转化到DH5α大肠杆菌并在AMP+/LB培养基中培养,对阳性菌落测序,对测得的序列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并绘制系统遗传进化树。【结果】分离病毒JS-01的RT-PCR显示,其基因序列长度380bp,为鹅呼肠孤病毒σC基因片段;系统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株JS-01与水禽源呼肠孤病毒处于同一分支,同源性为94.8%~96.5%,而与鸡呼肠孤病毒的同源性仅为40.6%~52.2%;在雏鹅上进行的动物回归试验表明,病毒JS-01可使雏鹅肝、脾、肾等器官发生病变。【结论】分离毒株为鹅呼肠孤病毒,该分离株对雏鹅有一定致病性,应注意本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自2014年11月以来,在我国江苏、安徽、山东、江西、河南、河北等部分地区,商品肉鸭群发生了不明原因的以雏鸭发育迟缓,上下喙萎缩,舌头外伸、肿胀、向下弯曲为特征的疾病。该病的发病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患鸭出栏体重较健康鸭降低20%~30%,严重者仅为正常体重的50%。部分患鸭出现单侧行走困难、瘫痪等症状。发病鸭群日龄越小,大群的发病率越高。感染鸭群料肉比显著升高,出栏合格率下降,在抓扑、屠宰过程中喙部、翅部骨骼和胫骨等易发生骨折。目前,该病的发病区域不断扩大,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