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较为成熟,精液在液态下保存以及子宫颈输精技术已在现代养猪产业中被广泛应用。新兴的人工授精方式,如子宫内输精法、子宫角输精法和腹腔内窥镜输精法,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新技术的发展,为冷冻精液和性控精液在现代养猪业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北京地区肉羊用饲草来源及种类进行的微量元素概略调查分析,合成了肉羊用营养针剂,并对营养针剂中微量元素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营养针剂中微量元素释放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缓释剂在控制营养针剂中微量元素释放速度上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生长曲线可以用来对动物体重或组织器官等增重过程进行动态的描述和分析,是研究动物生长发育规律的主要方法之一[1]。在养猪生产和育种中,通过生长曲线的分析来评定增重性状,也可测定猪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营养需要量并建立饲喂方案。目前,常用的生长曲线模型有Logistic模型、Co  相似文献   
4.
对60头大约克夏从70~190日龄,每隔15d测定体重和背膘厚,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①大约克夏生长肥育期的各阶段日龄与体重间的相关系数r≥0.67(P<0.0001)。②Logistic模型和Compertz模型均可拟合大约克夏在生长肥育期的生长曲线(P<0.0001),但Logistic模型(R2=0.9967)优于Compertz模型(R2=0.9694)。③大约克夏130 ̄160日龄间的背膘厚度与体重保持极小的比值(约0.11),160日龄前背膘厚的分化生长率小于1(0.2653 ̄0.7711);大约克夏190日龄时体重为119.31kg,背膘厚为14.59mm。  相似文献   
5.
2006年,北京市建立了种猪遗传评估数据平台。截止到2021年底,平台共收录371.46万头种猪系谱信息,51.23万条达100 kg体重日龄记录,50.90万条达100 kg活体背膘厚记录和45.15万条窝产仔记录。2015年,北京市将常规育种与基因组育种相结合,启动了种猪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构建工作,北京市种猪遗传评估进入基因组选择时代。截止到2021年底,平台建立了大白猪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规模达到5 335头;开发基因组遗传评估系统,实现了将复杂的基因组选择计算过程转化为“一键式”操作;利用一步法(ssGBLUP)对9个种猪场的4 631头大白猪进行基因组遗传评估。基因组选择实施后,选择准确性大幅提高。早期选择时,达100 kg体重日龄的育种值准确性由0.56提高至0.66,达100 kg活体背膘厚的基因组育种值准确性由0.56提高至0.70,总产仔数育种值准确性由0.41提高至0.60。终选时,达100 kg体重日龄的育种值准确性由0.69提高至0.79,达100 kg活体背膘厚的基因组育种值准确性由0.72提高至0.80,总产仔数性状育种值准确性由0.41提高至0.61。基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150头普通种猪及51头病猪进行血常规指标均数研究,得出病猪群与普通猪群血常规指标MCV、PLT和GRN差异显著(P0.05),MCHC、RDW、MPV、WBC、LYM、MID、GRN、MID%和GRN%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白细胞类指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猪群的健康情况,可以作为一种评价猪群健康程度的辅助方法,有利于提高种猪的生产水平,进而加快猪的遗传改良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分析优势生理小种的致病力,为稻瘟病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7个水稻鉴别品种,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19—2020年收集的安徽省5个稻作区21个市(县、区)的稻瘟病菌进行鉴定,利用不同优势生理小种对775份水稻资源进行苗瘟抗性鉴定,分析其致病力,筛选抗稻瘟病优异水稻资源。【结果】共鉴定出7群25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B群,出现频率为58.58%,其次为ZC群,出现频率为22.62%;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出现频率分别为32.43%、17.98%和17.98%。沿淮淮北单季稻作区凤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C15和ZB13,怀远县为ZB13和ZB9,谢家集区为ZB13和ZG1;江淮丘陵单、双季稻过渡区全椒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寿县为ZB13、ZC15和ZB15,肥西县为ZB13和ZB15;沿江双、单季稻作区青阳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C15,无为市为ZB13和ZG1,宣州区为ZB13、ZB15和ZC15,当涂县为ZB13、ZC13和ZC15,贵池区为ZB15和ZC15,南陵县为ZC15、ZB13和ZB15,怀宁县为ZB13;大别山地单、双季稻作区金寨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和ZG1,潜山市为ZB13和ZB15,岳西县为ZB13和ZH1;皖南山地单、双季稻作区石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B13和ZC15,休宁县为ZC15、ZG1、ZB15和ZH1,宁国市为ZB13和ZG1,黄山区为ZB13、ZC13和ZC15,歙县为ZC15。优势生理小种致病力分析结果显示,休宁县和金寨县ZB13的致病力分别为59.68%和62.06%,平均为60.87%;休宁县和潜山县ZB15的致病力分别为61.16%和64.84%,平均为63.00%;休宁县和南陵县ZC15的致病力分别为71.29%和66.26%,平均为68.78%。通过筛选获得10份抗苗瘟优异种质资源。【结论】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和ZC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明确了安徽省不同稻作区生理小种的结构分布。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利用藏猪遗传资源,本研究将高原藏猪引入北京平原地区,在"放牧自由觅食+定点人工补饲"的饲养模式下,采取自然繁殖方式,研究北方低海拔地区藏猪繁殖适应性。结果表明,藏猪母猪初次繁殖体重范围≤22.3 kg,公猪≤18.6 kg;夏季藏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数最高(6.04±2.07、5.40±1.89、5.12±2.33),春季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最低(4.75±1.66、4.00±2.17),冬季断奶成活数最低(3.18±2.46),但四个季度无显著差异(P0.05);藏猪1胎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数(5.64±2.04、5.00±2.00、4.79±2.29)与2胎(5.52±1.75、5.00±2.22、3.73±2.36)无显著性差异(P0.05);北京地区藏猪1胎、2胎的平均窝产仔数(5.64±2.04、5.52±1.75)均高于西藏地区(4.47±0.08、5.40±0.23)和广州地区(4.21±1.91、5.33±1.12);其中,1胎的平均窝产仔数北京地区与西藏地区、广州地区差异显著。说明藏猪引入北京地区后能够适应北方低海拔地区的环境条件,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有效繁殖。  相似文献   
9.
探明体外保存过程中精子的损伤机制对精液体外保存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温度及稀释液对保存过程中精子结构及功能的影响。采用联合荧光染色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Ⅰ液(葡萄糖-卵黄-蔗糖-柠檬酸钠)(17℃和4℃)和Ⅱ液(葡萄糖-卵黄-蔗糖)(17℃)保存条件下的猪精子的质膜、顶体及线粒体的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Ⅰ液保存条件下,17℃保存组的精子质膜完整率[5 d,(83.07±1.64)%]、活精子质膜磷脂酰丝氨酸(PS)未外翻比率[5 d,(84.00±2.64)%]、活精子顶体完整率[5 d,(76.72±1.07)%]和活精子高能线粒体比率[5 d,(52.01±0.37)%]显著高于4℃保存组[5 d,(21.84±0.49)%;5 d,(16.53±1.67)%;5 d,(15.44±1.25)%;5 d,(12.02±0.36)%](P0.01);17℃保存条件下,Ⅱ液保存的精子质膜完整率[5 d,(85.24±2.66)%]、活精子高能线粒体比率[(5 d,(58.93±0.65)%]和活精子PS未外翻的比率[5 d,(87.86±0.88)%]显著优于Ⅰ液[5 d,(83.07±1.64)%;5 d,(52.01±0.37)%;5 d,(84.00±2.64)%],但在活精子顶体完整率方面[Ⅱ液,5 d,(80.57±0.52)%;Ⅰ液,5 d,(76.72±1.07)%]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可得出结论:精液体外保存过程中,精子的质膜、顶体和线粒体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增加而降低;4℃比17℃保存对精子质膜、顶体和线粒体结构损伤更大;在精子质膜、顶体和线粒体方面,Ⅱ液比Ⅰ液具有更好的体外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双抗体夹心ELISA在转基因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振华  史文清  王晓凤  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476+3540-3476,3540
随着转基因产品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各国一直以来也都高度重视转基因生物及产品的管理.作为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第一步,转基因生物的准确检测显得格外重要.该文综述了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其在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方法在转基因动物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