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4 ℃、15 ℃、25 ℃和37 ℃)、pH(4、5、6和7)及NaCl浓度(0.5 %、2.5 %、4.5 %和6.5 %)对单增李斯特菌野生型菌株(WaX12)及sigB缺失突变型菌株(WaX12-△sig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WaX12菌株,WaX12-△sigB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量显著降低(P < 0.05)。变异系数分析显示,不同培养条件对WaX12菌株及WaX12-△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均有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NaCl浓度次之,pH最弱;且WaX12-△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更易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其次,分别选取了WaX12菌株与WaX12-△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量差异最显著的培养条件(37 ℃、pH 6及2.5 % NaCl)进行后续分析。结果发现WaX12-△sigB菌株胞外多糖及胞外蛋白的相对含量均显著降低(P < 0.05),而其活菌数略有降低。本研究为深入探讨sigB参与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帽儿山地区引种栽培的12年生脂松试验林中,设立上、中、下坡位3种常规尺度立地类型及设立凹地、凸地、伐桩附近、平缓坡地(对照)4种微立地类型,研究立地、微立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变化对脂松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立地、微立地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有显著影响( p<0.05),土壤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凹地、伐桩、对照、凸地。②上坡位脂松生长最好,胸径(5.7 cm)分别比中、下坡位高11.8%(p<0.05)和29.6%(p<0.05);树高(4.3 m)分别比中、下坡位高3.1%(p>0.05)和14.5%(p<0.05)。③与对照相比,凸地有利于脂松生长,凹地和伐桩对脂松生长产生负影响。凸型微立地上,脂松胸径、树高略高于对照( p>0.05);而凹型微立地上胸径、树高分别比对照低40.5%( p<0.05)和24.9%( p<0.05);伐桩附近微立地上,脂松胸径、树高略低于对照( p>0.05)。含水量过高不利于脂松的生长,脂松造林应选择排水良好的上、中坡位;种植点的配置上,应避开容易产生季节性积水的凹地。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养条件下sigB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4、15、25和37℃)、pH(4、5、6和7)及NaCl浓度(0.5%、2.5%、4.5%和6.5%)对单增李斯特菌野生型菌株(WaX12)及sigB缺失突变型菌株(WaX12-Δsig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WaX12菌株,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量显著降低(P<0.05).变异系数分析显示,不同培养条件对WaX12菌株及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均有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NaCl浓度次之,pH最弱;且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更易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其次,分别选取了WaX12菌株与WaXl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量差异最显著的培养条件(37℃、pH 6及2.5%NaCI)进行后续分析.结果发现WaX12-ΔsigB菌株胞外多糖及胞外蛋白的相对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其活菌数略有降低.本研究为深入探讨sigB参与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