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3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氟水处理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在含高氟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天然沸石、骨炭、活性氧化铝、亚粘土、铝盐、蒙脱石、阴离子交换纤维等在除氟工艺中的降氟机理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般的污水土地处理方式存在容易堵塞、水力负荷小等缺点。为了提高土地处理的效率,将一种特殊的蚯蚓引入土地处理中,形成一种新型的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它能利用蚯蚓的生活习性强化土地处理效果。通过在试验室内搭建土地处理和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模拟处理试验,并且对两种处理系统出水进行水质测试。结果表明,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比土地处理系统的高出很多。土地处理和蚯蚓强化土地处理对于COD、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40.5%、37.7%、9.6%和66.1%、50.6%、16.8%。试验表明,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率是土地处理的6倍,而且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相比土地处理系统不易发生堵塞,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处理的效率。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节能省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草甘膦农药的大量喷施,使其在环境特别是土壤中的残留-累积风险日益突出,从团聚体粒径角度研究红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草甘膦的降解动力学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仍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干筛筛分、室内控制培养、液质联用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探究草甘膦降解残留,并进一步分析团聚体理化性质与草甘膦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粒径团聚体中,草甘膦残留量随降解时间不断减小,且粒径之间降解动力学差异不显著。降解半衰期为15.8~20.6 d,粒径最小的团聚体(0.25 mm)中草甘膦的降解半衰期最长,为20.6 d。草甘膦在土壤中的主要降解产物氨甲基磷酸(AMPA)的含量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在第5d达到峰值,而后不断减小;不同粒径团聚体间AMPA含量差异显著(P0.05)。2)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发现,草甘膦残留量与红壤团聚体中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降解产物AMPA含量与团聚体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及N-乙酰氨基-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团聚体粒径与草甘膦残留量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AMP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草甘膦降解过程中,团聚体中有机质含量及β-葡萄糖苷酶、N-乙酰氨基-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团聚体粒径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由此表明:红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影响草甘膦降解速率,粒径最小的团聚体(0.25 mm)中草甘膦农药的降解速率最慢,但试验结束时,各粒径红壤团聚体中的草甘膦和AMPA含量均较高,可能会影响土壤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此外,草甘膦降解与土壤磷素密切相关,后续研究需探讨磷亏缺或丰盈条件下,草甘膦农药的土壤环境特征,为后续农田草甘膦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般的污水土地处理方式存在容易堵塞、水力负荷小等缺点.为了提高土地处理的效率,将一种特殊的蚯蚓引入土地处理中,形成一种新型的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它能利用蚯蚓的生活习性强化土地处理效果.通过在试验室内搭建土地处理和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模拟处理试验,并且对两种处理系统出水进行水质测试.结果表明,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比土地处理系统的高出很多.土地处理和蚯蚓强化土地处理对于COD、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40.5%、37.7%、9.6%和66.1%、50.6%、16.8%.试验表明,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率是土地处理的6倍,而且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相比土地处理系统不易发生堵塞,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处理的效率.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节能省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性高铝水泥吸附除去水中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改性高铝水泥对含氟水的除氟性能,结果表明:用硫酸铝溶液0.5 mol/L浸泡高铝水泥8h制成改性高铝水泥,然后用其与含氟水震荡反应7 h,控制含氟水的pH在6~8范围内,能提高改性高铝水泥的吸附率,对含氟10 mg/g的溶液,此优化条件下的最大除氟率约96%。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磷肥在土壤中的利用率,缓解磷素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和随水流失的状况,试验制备了Mg/Al-CO3-LDH,并对比了添加LDH的土壤和未添加LDH的土壤中易解吸磷含量;试验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研究了LDH在土壤中对于磷酸离子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时间对比试验中,在含LDH的土壤中易解吸磷比未含LDH的土壤易解吸磷多,并且在第70天左右差值达到最大;在影响因素试验中,Ca2+、CO32+、pH、腐殖酸等因素,对LDH影响土壤易解吸磷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在野外试验田长时间观察中,表现出含LDH的土壤中所含易解吸磷比未添加LDH的土壤所含得多,在第70天左右表现出两者差值达到近两倍.实验表明,LDH对于土壤磷素具有调节缓释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受到Ca2+、CO32-、pH、腐殖酸等因素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