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测土施肥”是以土壤养分测定为基础,以作物吸收养分为依据,指导科学施肥的一种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高效益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加之我国假日经济的发展,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成为城镇居民的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城郊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独特的资源环境,正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本文在探讨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含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的特征和开发驱动力,最后提出了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开发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任开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89-12090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念被引入乡村研究中,乡村发展逐渐由强调追求经济增长的外生式发展,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内生式发展,这一转变的出现对不发达乡村地区脱离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云南不发达乡村地区较多,旅游资源丰富,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和评价了云南某地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模式,为云南省其他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假日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即长线旅游在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游在增加。在这样的市场促动下,城郊度假旅游也发展成为城镇居民的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对合肥市城郊度假旅游地的实例研究提出城郊旅游开发的圈层布局理论,归纳总结了城郊度假旅游地开发可采取的典型模式,并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文化程度及商业意识的提高,当地居民意识到自己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积极参加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当中,获得了乡村旅游趋向内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效益。为了完善这种发展模式,更好地为不发达乡村地区实现脱离贫困的目标,有必要对内生式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任开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06-9807,9828
笔者以丽江市为例,对丽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化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发现其演化规律,为下一步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实现旅游业的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古曾有“农桑并重”、“农桑之业衣食之源”的记载,养蚕不仅解决衣着、装饰之用,而且丝绸是出口的大宗商品,在国民经济上起着重要作用,故我国历代均重视蚕桑生产,现代养蚕业仍占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