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晋北高寒区微型薯生产廉价基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菇渣+糠醛渣+火山浮石+堆肥,按3∶1∶3∶3配制,与蛭石作基质相比,生产微型薯总量相差不大,可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晋北区土壤的pH值,使之适宜于马铃薯生产,并解决环境污染,可作为山西省规模生产微型薯的优质基质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晋谷37号(大同27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用(73-50×早1)F2代作母本,伊17作父本杂交,后代经集团选择加代稳定后,再进行单株选择,选育出适宜春播早熟区种植的生长整齐、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的谷子新品种。在山西省春播早熟区试验,平均产量241.53kg/667m2,比对照种晋谷31号增产19.16%,增产点占87.5%;在全国春播早熟区试验,平均产量323.2kg/667m2,比统一对照种大同14号增产5.73%,增产点占83.3%。  相似文献   
3.
晋北谷子春播早熟区品种的筛选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地主要种植的9个品种进行田间种植对比试验,记载谷子的品种特性和生长发育情况并测定产量,筛选出适合晋北春播的早熟谷子品种。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8个谷子品种,有3个品种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增幅为0.48%~14.95%,其中大同32号的产量为7 171.64 kg/hm~2,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14.95%,产量居第1位;大同34号产量为6 514.93 kg/hm~2,比对照增产4.43%,产量居第2位;晋谷39号产量为6 268.66 kg/hm~2,比对照增产0.48%,产量居第3位。综合筛选和评价得出,大同32号和大同34号是目前适宜在晋北谷子早熟区大面积推广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播期为主裂区,副裂区为品种。结果表明,早播或晚播都会使谷子产量降低,综合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得出试验所选几个品种的适宜播期为5月13日。  相似文献   
5.
浇水次数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发病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忠  任月梅 《中国马铃薯》2003,17(4):242-244
1 前 言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scabies)为世界性病害,除了pH极酸地区之外,各产地几乎都有发生。此病害在我国许多马铃薯主产区也普遍存在,而在连作地、偏碱地及栽培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则发生程度更为严重。尤其近几年随着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年平均温度升高,要么连续干旱,要么连续降雨,疮痂病发生日趋严重。据调查,2002年有的大田地块发病率高达33%左右,微型薯发病则达到80%以上。疮痂病病原菌集生于病薯表皮,由于品种的不同产生病斑和发病率也不同,或造成皮孔褐色开裂形或薯表连片的硬质栓皮性薄痂状而直接影响商…  相似文献   
6.
张绶  张天娥  朱玉  任月梅 《杂粮作物》2009,29(3):180-183
大同3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2005年以母本(黄软谷×张纯一)F2代、以晋谷9号为父本组配选育的谷子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在春播早熟区的生育期为125d左右,长势健壮,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应性强,稳产性较好,抗病抗倒,熟相好。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宜精细整地、精选种子、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使优良品种与科学栽培技术紧密结合,有利于谷子高产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春播早熟区谷田除草剂筛选及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明确适合在春播早熟区应用的除草剂种类与用量,为该区域普及谷子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提供技术支撑。选择4种当地农资市场出售的主要谷田除草剂及两种喷施方法,对株防效、鲜重防效、产量、出苗率及株高进行研究。结果得出:(1)10%单嘧磺隆对双子叶杂草防效高达92%以上,且5种浓度基本一致。综合对单、双子叶杂草的25天和40天防效,莠去津播后苗前≥10%单嘧磺隆≥二甲四氯钠≥莠去津苗后≥2,4-D丁酯,其中以莠去津除草剂播种后出苗前以浓度3000、4500 g/hm2喷施效果最好。(2)10%单嘧磺隆除草剂的3000、2250 g/hm2处理、莠去津种后苗前喷施750、1500 g/hm2处理增产幅度大。(3)对出苗影响小的是:莠去津播后苗前750、1500 g/hm2处理、10%单嘧磺隆除草剂的1500、 2250 g/hm2处理、2,4-D丁酯1500 g/hm2处理。前期抑制生长强烈的是10%单嘧磺隆和莠去津播后苗前处理。综所上述:适宜的除草剂、用药浓度及施用方法为10%单嘧磺隆除草剂的1500、2250 g/hm2和莠去津除草剂播种后出苗前1500 g/hm2喷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确定谷子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采用小区试验、方差分析和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密度与谷子植株性状及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谷子的性状及产量均有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谷子植株的株高降低、穗长变短、茎粗变小、全重、穗重、穗粒重都有减少的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适宜种植密度为2.2万株/亩~2.8万株/亩。通过SPSS曲线回归得出二次曲线模型y=b0+b1x+b2x2为描述春谷早熟区谷子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的最优模型,本试验大同29号的方程式为y=102.751+286.622x-54.48x2,计算得出理论最适密度为2.6305万株/亩,与实测值相吻合。[结论]本试验得出了春谷区谷子密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适应于春谷早熟区常规种种植密度、产量的预测,但是否适宜全国不同生态条件的所有谷子品种的预测,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朔州地区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同朔州地区大陆性半干旱季风的农业气候条件适宜于春播早熟谷子的栽培,谷子是当地主栽传统作物。本文对当地谷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病虫草害、地力、机械化、加工问题进行了调研,并相对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对农业主管部门的建议。指出谷子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强有力的管理、宣传力度、政策支持及品种研究单位的多样化品种更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国家现代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大同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谷子产业技术体系大同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油用胡麻产业技术体系大同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大同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大同综合试验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