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番鸭在南京地区进行冬、夏两批饲养,均有较强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冬、夏两 批饲养的番鸭只平均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与冬季的料重比分别为1:2.62和1: 3.07,冬季饲养的鸭子饲料利用率低,料重比大于夏季。冬季在塑料大棚中饲养番鸭精饲料减 少1/3,添加青粗饲料能达到同样的增重效果。温度与增重无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番鸭的增 重呈负相关(P<0.01)。鸭舍内平均温度在11.05℃-30.93℃之间,相对湿度在76.28%以 下,番鸭能正常生长发育。环境温度在9.8℃以下,番鸭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相 对湿度在77%以上,其增重受到影响。特别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严重地影响番鸭的生长。在 相同的饲养期内,周平均温度9.8℃,平均相对湿度91%,番鸭周平均增重22 g,周平均温度 27.42℃,平均相对湿度71.29%,番鸭周平均增重355 g,相差333 g(P<0.01)。  相似文献   
2.
选择年龄、胎次相同,泌乳日相似(产犊日期在5d以内),上胎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隐性乳房炎奶牛12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治疗组每天用"消炎泌乳冲剂"100g/头饮水,对照组不用药。结果表明,"消炎泌乳冲剂"可以使乳房炎奶牛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奶牛在试验期间每头牛的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P0.05),乳脂率和乳蛋白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疫苗对禽类免疫效果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禽流感大流行时,在非疫区对禽类用H5亚型和H5、H9二价禽流感油乳苗进行免疫接种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不同日龄的蛋鸡免疫接种20d后其HI抗体效价不同,不同的饲养方式、不同种类的家禽及不同种类疫苗的免疫效果均不同。85日龄蛋鸡产生的HI抗体效价达到7log2,鸡、鸭、鹅混养HI抗体效价低于平养和笼养,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鸡和鸽其HI抗体效价达到了5log2以上,而对鹌鹑和鸭为1log2和3.2log2;单价禽流感疫苗和二价苗对鸡群免疫的效果不同,二价苗的免疫效果不如单价苗。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袋鼠馆环境空气进行了细菌总数的测定和病原菌的致病力观察。结果显示,环境空气中各笼舍在各种培养基细菌菌落总数,在NA上平均10.12×103cfu/m3,在MSA上平均8.45×103cfu/m3,在MAC上平均0.96×103cfu/m3,在SS上平均0.93×103cfu/m3,在血培养基上平均10.07×103cfu/m3。同一采样点不同的培养细菌总数不同。同一种培养基采样点不同细菌总数不同,舍内的细菌总数多于舍外。从40份长菌的样本中共分离到20种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副假伤寒沙门氏菌、聚团多源菌致病力较强,致实验动物小白鼠死亡率分别77.78%(7/9)、66.67%(12/18)、50.00%(3/6)、58.33%(7/12)。  相似文献   
5.
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灭虫丁注射液等3种驱虫药对绵羊的消化道线虫进行驱虫效果观察,15mg/kg的左旋咪唑和15Hk/kg的丙硫苯咪唑一次性口服,其虫卵转阴率为100%。0.02ml/kg灭虫丁注射液皮下注射,虫卵减少率为98.8%。为今后羊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对奶牛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选择白头翁、夏枯草、黄柏、乌梅、鱼腥草等16种中草药煎剂和复方制剂对从病牛分离出的4种主要致病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乌梅、黄连、白头翁、诃子、黄芩等的综合效果好,8个复方制剂除复方2和复方3对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其余均敏感.为中草药防治奶牛常见病的科学配方筛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安徽农师院兽医院门诊病例记录的统计,发现牛的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耕牛的霉稻草中毒病以及消化不良和胃肠炎等疾病与季节性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关系。然后根据发病规律,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了动物园部分动物舍内环境中的细菌含量,并且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分离的病原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结果:在舍内空气环境中检测到30种细菌,188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属102株,肠杆菌科77株,链球菌属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各14株,占分离菌的7.45%(14/188),2种致病菌接种小鼠,致死率分别为42.86%(12/42)、57.14%(24/42)。2种致病菌对双链季胺盐—碘消毒液和聚维酮碘溶液2种消毒剂不敏感,对癸甲溴铵溶液敏感,使用1∶1 500的稀释浓度时,对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部分大肠杆菌均产生较好的效果,现场消毒,其杀菌率达80%~100%。癸甲溴铵消毒剂杀菌率受环境中细菌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进一步开发植物药进行畜禽大肠杆菌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摘了本地生长的马鞭草、马齿苋、忍冬藤、蒲公英等四种植物,应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提取液,用纸片扩散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对猪源、鸽源、牛源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效果试验,同时以小鼠为试验动物,检测四种植物提取液体内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四种植物对猪源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在10~14 mm之间,均为中敏;对鸽源大肠杆菌在10~22 mm之间,马鞭草极敏,蒲公英高敏;对牛源大肠杆菌在7~14 mm之间,马鞭草高敏,蒲公英、忍冬藤中敏,马齿苋低敏。马鞭草对猪源、鸽源大肠杆菌的MIC和MBC是31.25 mg/mL,对牛源是62.5 mg/mL;蒲公英对猪源、鸽源的大肠杆菌MIC和MBC是62.5 mg/mL,对牛源是125 mg/mL;马齿苋对猪源的MIC和MBC是62.5 mg/mL和125 mg/mL,对鸽源、牛源的MIC和MBC分别是125 mg/mL和250 mg/mL;忍冬藤对猪源、牛源的MIC和MBC分别是125 mg/mL和250 mg/mL,对鸽源MIC和MBC是62.5 mg/mL和125 mg/mL。小鼠体内抗菌作用提示,用蒲公英和马鞭草1.88 g/kg、马齿苋和忍冬藤3.75 g/kg进行预防,可使感染大肠杆菌的小鼠成活率为达100%。四种植物提取液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菌均有较好的效果,马鞭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郊某肉鸽场病鸽为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研究肉鸽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从病死鸽体内分离到14株大肠杆菌,鉴定出4种血清型,分别是O2、O18、O78、O101,其中O2型8株,为主要血清型,占血清型总数的66.67%。将分离到的菌株接种20~25日龄雏鸽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死亡率达85.17%,说明该分离菌株对雏鸽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4株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拉定3种药物敏感率达100%,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13种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强力霉素和新霉素2种药物完全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