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海南龙眼生产模式可分为自然成花的正造龙眼和氯酸钾催花的反季节龙眼,合理的果实负载量对树势保持和避免出现大小年结果极为重要。正造与反季节龙眼生产上的果实负载调控模式差异很大,龙眼正造果实坐果量极大,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品质;而反季节龙眼采前落果普遍发生,严重影响龙眼产量,因此正造龙眼的疏果和反季节龙眼的保果同样重要。【方法】以海南主栽品种石硖龙眼为试验材料,开展正造疏果和反季节保果两个试验。正造龙眼果穗进行不同疏果药剂处理,研究疏果效应;反季节龙眼人为诱导落果后,配合不同保果药剂处理,研究保果效应。【结果】通过对龙眼果实落果率和果柄离层分离力的跟踪监测,发现胁迫促进脱落情况下,IAA和DMTU处理可延迟反季节龙眼果实脱落进程2 d,2,4-D和NAA处理可延迟果实脱落进程3 d,但均不能阻止果实脱落,IAA取代果实的位置处理可完全抑制果柄分离;环剥处理可诱导100%正造龙眼果实在6 d内全部脱落;不同浓度乙烯利、百草枯与100 g/L尿素处理后10 d内分别诱发11.88%~53.05%、29.23%及35.43%的果实脱落,仅尿素处理10 d后落果极少,其余处理均出现延续性落果。...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黄皮果实中有机酸,采用水浴超声提取果实中的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方法,对12份黄皮种质果实中有机酸的组分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色谱柱Venusil XBP C18(T)(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NH4)2HPO4(H3PO4调p H至2.7)、流速1 m L/min、柱温27℃、检测波长210 nm的条件下,黄皮果实中柠檬酸、草酸、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酒石酸得到良好分离,且测定精确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5~0.9996,相对标准偏差为1.02%~1.84%,回收率为95.60%~101.78%。黄皮果实中有机酸以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为主,乳酸在少部分种质中有测出,不同种质果实中柠檬酸、草酸、苹果酸含量分别为0.780~8.090、0.773~4.205、0.478~3.212 mg/(g·FW),分别占总酸的22%~65%、16%~40%、11%~20%。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目前我国菠萝生产品种较单一的现状,从中国台湾引进菠萝新品种维多利亚,在当地进行适应性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产量及适应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海南西部和东部试种表现良好,高产优质,适宜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4.
黄瓜单性结实性状遗传与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单性结实性是影响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状。深入解析黄瓜单性结实性状遗传规律并对其进行QTL定位,有助于提高设施专用黄瓜品种育种效率。【方法】以强单性结实自交系‘6457’和弱单性结实自交系‘642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2:8为材料,基于3年表型数据,采用黄瓜基因组测序SSR分子标记构建黄瓜遗传连锁图谱,结合QTL-Seq分析,对黄瓜单性结实性进行QTL定位。【结果】黄瓜单性结实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特征。利用SSR标记构建了1张包含11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覆盖基因组555.0 cM,平均图距为6.8 cM。2016—2018年春季在3号染色体上均检测到1个与黄瓜单性结实性相关的QTL位点,位于标记SSR19430和SSR15419之间(3.33—5.57 Mb),遗传距离6.6 cM,贡献率分别为11%、12.5%和6.3%。进一步进行QTL-Seq分析,发现4个与黄瓜单性结实性相关的QTL,分别位于1号(4.38—11.00 Mb)、3号(2.24—10.66 Mb)、6号(15.67—17.93 Mb,26.33—27.49 Mb)染色体上。其中在3号染色体上检测到的QTL与Map QTL所得的QTL区间重叠。推测Csa3G047740Csa3G073810、Csa3G043910Csa6G362930为与黄瓜单性结实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结论】分别在1、3、6号染色体上检测到4个与黄瓜单性结实性相关的QTL位点,其中3号染色体上的QTL年度间稳定,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番荔枝通过修剪可春秋两季成花坐果,为了弄清哪种修剪方式更有利于番荔枝生产,本研究比较了春季9种修剪方式对新芽萌发、花芽抽生、新芽可溶性糖含量、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秋季3种修剪方式对新芽萌发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短截+摘叶处理在5d内全部萌发新芽,不摘叶较摘叶处理新芽萌发延迟;春季不短截情况下,枝条去顶后只留顶部叶片更容易促进枝条基部萌发花芽。春季短截枝条虽然抽生花芽时间比不短截枝条提早约一周,但是短截与不短截枝条新芽抽生出花蕾的时间基本相同,且不短截枝条萌发的新芽初期可溶性糖含量、后期产量及商品果比例也较高。秋季短截外围1/3、2/3及全部枝条并摘叶对新芽萌发有相近的效果,均在处理后5-6d萌发;秋季短截外围2/3枝条并摘叶处理挂果率适中,优质商品果比例达75%,产量高。综上认为海南岛春季以正常修剪留中间枝短截外围枝条并留顶端2个芽点进行番荔枝生产为宜;秋季以短截外围2/3枝条结合摘叶留叶柄进行番荔枝生产效果最佳;并建议以秋季番荔枝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6.
以7年生贵妃芒嫁接树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产期调节过程中,贵妃芒花芽分化期间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成花的关系。结果表明:喷施乙烯利催花明显提高ZR的含量,提高ABA/GA3、ZR/GA3、ABA/IAA的比值,有利于花芽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状况转变,促进芒果花芽分化。芒果花芽分化过程中GA3的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的,高水平的IAA、ABA的有利于芒果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目前我国菠萝生产品种较单一的现状,从中国台湾引进菠萝新品种维多利亚,在当地进行适应性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产量及适应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海南西部和东部试种表现良好,高产优质,适宜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主栽杧果品种‘贵妃’为试材,在果实生育期进行萘乙酸(NAA)、爱多收(复硝酚钠)不同浓度处理的喷施试验,旨在明确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杧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爱多收增加产量效果较好,以高浓度的100 mg/L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102.6%,NAA低浓度可显著增加产量,高浓度则起到疏果的作用,增产效果不显著。NAA能显著促进果实膨大,爱多收则不能。在影响果皮色素方面,NAA和爱多收较低浓度(5、10 mg/L)处理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各处理均促进了果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NAA较高浓度(60、100 mg/L)和爱多收5 mg/L处理抑制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尤其是NAA 100 mg/L,对果实采收期和完熟期的红色着色造成不利影响。NAA和爱多收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不大。综合比较,以NAA 30 mg/L和爱多收100 mg/L处理为宜。该研究为NAA和爱多收在海南‘贵妃’杧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火龙果的组培快繁体系,以红皮红肉火龙果(Hylocereu polyrhizus) 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的外植体消毒的方法为75% 酒精消毒20 s,2%次氯酸钠5min, 0.1% 升汞10 min,污染率为11.11% ,成活率达73.33%。MS+6-BA 3.0 mg/L + NAA 0.2mg/L为诱导不定芽效果最好的培养基,诱导率83.33%。添加6-BA6.0 mg/L 和NAA0.1 mg/L有利于芽的增殖和分化,增殖系数可达5.9。研究发现最佳的壮苗培养基为MS+6-BA2.0 mg/L +NAA0.1 mg/,虽然繁殖系数不高,但其不定芽生长粗壮。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6 mg/L+NAA0.2 mg/L。,生根率达到 100% ,平均生根数6.83条每株。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稳定、快速、高效的火龙果再生体系,以金都1号火龙果不同成熟度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培养条件等对其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芽茎段和幼嫩茎段较适宜作为火龙果的诱导外植体。诱导率明显高于成熟茎段的诱导率。幼嫩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合的培养基是MS +TDZ 0.6 mg/L + KT 0.8 mg/L +2,4-D 1.0 mg/L,诱导率是81.7%,不定芽再生率达到36%,幼芽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 +6BA2.0mg/L +2,4-D 1.0 mg/L,诱导率高达91.7% 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NAA 0.2mg/L+6-BA 2.0 mg/L,生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