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部分去壳后不同封口方法对鸡胚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 348枚预孵 2 4~ 2 8h的种蛋分成 8组 ,部分去壳后分别以不同方法封口 ,研究其对鸡胚存活率及出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蛋壳膜 +封口胶 (封口后连续 3d注射抗生素 )、蛋壳膜 +封口胶、封口胶 +药棉、蛋壳膜 +石蜡、蛋壳膜 +蛋壳粉 +石蜡 5种封口方法对鸡胚的发育在 19日龄前差异不显著 (P>0 .0 5 ) ;前 4组的出雏率分别为 9.6 % ,5 .1% ,4 .4 % ,2 .4 %。蛋壳膜、蛋壳膜 +蛋壳粉 +蛋清、蛋壳膜 +蛋壳粉 3种封口方法对鸡胚发育在 19日龄前较差 ,与前 5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 8种方法比较 ,前 5种封口方法对用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鸡更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饲用抗生素     
近来关于饲用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使用争议颇多,本文就饲用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及负面效应作一简介,并对抗生素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显微注射法,分别将人生长激素(hGH)基因和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KLK1)直接注射到孵化24h的鸡胚中,继续孵化。在注射的320枚鸡胚中,孵化前7d死亡194枚,8~18d死亡108枚,孵出雏鸡18只,孵出率为5.6%(18/320)。8只雏鸡分别于出壳后的第1、2、3、5天死亡。7只于3月龄死亡。3只鸡(1公2母)存活至今,并开始产蛋。死亡雏鸡具有脚瘫、体弱、斜颈、站立不稳等异常表现,存活鸡无外观异常,但有产蛋紊乱现象。从孵化4d后死亡的150放鸡胚和18只出壳雏鸡的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并用DNA杂交试验进行基因整合检测,结果发现其中的3枚鸡胚和3只雏鸡为人生长激素基因整合阳性,基因整合率为12.5%(6/48);18枚鸡胚和6枚雏鸡为KLK1整合阳性,整合率为22.2%(24/108)。结果表明:鸡胚盘内细胞通过显微注射法可以转染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期鸡胚体外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代用蛋壳体外培养方法,对不同时期鸡胚胎换蛋壳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受精卵体外培养发育率为10%。X期胚胎体外培养的出雏率为1.2%;孵化1日龄胚胎体外培养的出雏率为7.9%;去1/4壳的鸡胚出雏率为3.7%;鸡胚胎换蛋壳以后,添加6-8mL稀蛋白对换壳鸡胚发育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动物是指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体外重组的基因导入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生产的带有外源基因的动物(Tramgemc Anima1)。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上的外源结构基因称为转基因。在哺乳动物、鱼类方面转基因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突破,得到的转基因动物在生产实践中已展示很好的应用前景。而禽类由于其生殖生理的独特性,目前用显微注射存在着以下困难:1、不易获得大量的受精卵;2、受精时多精入卵的干扰使雄原核不易识别;3.卵子重新输入母体输卵管内的技术或受精卵体外孵化技术难度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