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芍药是典型的温带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温耐寒,在中国北方地区可以露地栽培。肉质根发达,性喜地势高敞、较为干燥的环境,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畅,容易引起烂根;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盐碱地不宜种。芍药在秋冬短日照季节分化花芽,花蕾发育和开花均需在长日照下进行,生长期光照充足才能生长繁茂、花色艳丽。花期早晚与当年气温变化相关密切,相差可在4 d以上。以分株繁殖为主,在秋季进行为宜;春季分株因植株的芽和根系早已萌动,必然对生长不利。根插可结合秋季分株繁殖时进行,收集断根、整理断面,开沟深度5 cm,覆土掩埋;茎插在开花前14 d进行,插穗采集茎中间部分为宜,2节一截,苗床沙插。播种繁殖主要用于新品种选育,以种子成熟后即采即播为宜,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来年春暖后萌芽出土;幼苗生长速度缓慢,需3~4年培育才能开花。  相似文献   
2.
不同花型芍药的花粉生活力测定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芍药单瓣型、金环型、台阁型、皇冠型和菊花型等不同花型的10个品种,采用TTC法和琼脂培养基发芽法分别进行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和比较研究.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单瓣型品种的花粉形态和其他几种花型芍药的花粉有所不同.TTC染色法结果表明,单瓣型品种的花粉生活力与金环型、台阁型、皇冠型、菊花型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菊花型与台阁型、金环型间有显著差异,金环型、台阁型和皇冠型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单瓣型品种花粉生活力最强,菊花型的最弱.琼脂培养基发芽法结果表明,以蔗糖10%、琼脂0.5%、硼酸10 mg/L培养基为佳;花粉生活力测定值较TTC法低,数据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唐紫’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花蕾期共检出芳香成分53种,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芳香成分有γ-依兰油烯、α-雪松烯、α-蒎烯、反式-α-香柠檬烯、顺式-乙酸-3-己烯酯、长叶马鞭草烯酮;初开期共检测出65种芳香成分,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乙酸香茅酯、苯乙醇、香叶醇、乙酸正己酯、橙花醇、乙酸苯乙酯、顺式-乙酸-3-己烯酯;半开期共检测出芳香成分62种,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橙花醇、乙酸正己酯、乙酸苯乙酯和α-月桂烯;盛开期共检测出芳香成分65种,主要为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乙酸香茅酯、苯乙醇、乙酸香叶酯、香叶醇、乙酸苯乙酯、橙花醇、乙酸正己酯和α-月桂烯;盛开末期共检测出芳香成分58种,主要为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苯乙醇、乙酸苯乙酯、乙酸香茅酯、α-月桂烯、α-蒎烯、柠檬烯和乙酸香叶酯;伴随花的不断发育,醇类化合物含量迅速增加,半开期含量最高;酯类化合物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盛开期含量最高;萜烯类化合物在花蕾期含量最高,初开期迅速下降,至盛开末期又有所上升;醛类化合物的含量呈先迅速升高后迅速降低的趋势,盛开期含量最高。【结论】玫瑰花发育的不同时期,芳香成分及含量差异明显。鲜花的主要香气成分在初开期基本形成,大部分芳香成分在半开期至盛开期含量最高。因此,生产中提取玫瑰精油时,应选择开放程度在半开期至盛开期的鲜花进行采摘。  相似文献   
4.
扬州瘦西湖公园绿地空间格局与结构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遥感图像判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扬州瘦西湖公园绿地的空间格局及植物群落的物种结构。结果表明:扬州瘦西湖公园共有绿地斑块230个,而斑块形状指数Ips≥1.50的绿地斑块为105个,绿地斑块形状受人为干扰程度较大。绿地景观类型较多,多样性指数较高。植被的生长状况良好;物种丰富,其中垂柳、桃、意杨、枫杨在树木株数和相对优势度上均占优势;植被在高度和胸径上的分布均表现为具有向上发展的潜力,属于发挥生态效益的最佳时期。扬州瘦西湖公园的树种多度与基于叶面积的相对优势度之间无明显关联,数量上占优势的树种,其相对优势度不一定很高。植被树木株数与不同树高等级间的分布关系表现为随着树木高度级的增加,树木株数相应减少;树木株数分布与不同胸径等级间的关系也呈现类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扬州的水旱盆景制作在清代已经出现,《扬州画舫录》中提到乾隆时期有一种称作"山水点景"的盆景,据分析当属水旱盆景范畴;但是,由于水旱盆景养护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加之当时战乱不已,因此未能有实物留存至今。水旱盆景中的树木配植多作成丛林状,仿其自然生态的分布特点,树木的整型加工则更多采用修剪手法,力求减  相似文献   
6.
芍药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栽培应用始见于隋唐,宋代达到鼎盛时期。芍药为具肉质根的宿根花卉,耐旱性强、适应性广,花色缤纷艳丽,可用作花境、花坛及自然式栽植,若与山石相配则更具特色。芍药除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外,在国际市场上的盆栽和鲜切花栽培供应量呈稳步上升趋势。据荷兰花卉市场统计,在其他传统鲜切花面临市场饱和的情况下,芍药切花近年来的需求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世界花卉产业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7.
8.
芍药栽培品种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栽培芍药为材料,通过对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Mg~(2 )、dNTP和Tag DNA聚合酶浓度的优化,以改进芍药的ISSR反应体系;从55对引物中筛选出4对有稳定扩增结果的引物;用这4对引物对22个芍药栽培品种的DNA进行扩增,其所得扩增产物与所选芍药性状经过数据处理后,用MATLAB软件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芍药品种皆可分为3个类群,其分子标记与性状的聚类分析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扬州芍药种质资源现状的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5年对扬州芍药种质资源集中的茱萸湾公园、蒋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扬州大学农学院芍药资源圃的芍药种质资源,在观察记录其物候期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性状整理、鉴定和品种分类。调查范围内的芍药资源共有9种花型、130多个品种,已鉴定77个品种,尚有50多个品种需要进一步核实。  相似文献   
10.
芍药(Herbaceous Peonv),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花,花型丰硕、色彩艳丽,位居草本花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娇”的美称,至今已有近4000余年的栽培历史。芍药于4-5月间开花,花色丰富,有不少复色或多花色的品种,在园林中常成片种植,是近代公园绿地中主要的花坛花卉。芍药又是重要的切花,具较高的观赏、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