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正>稻水象甲虫是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属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2012年在南部县双佛镇初次发现,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市、县植保植检站曾多次亲临指导,加强预测预报,督促防治工作,并设立监测站。2014年在我镇一些抛栽本田始见期为4月28日。该虫的成虫取食稻叶,幼虫危害稻根。一般可导致损失20%~30%,严重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南部县仅次于水稻、玉米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模式为小麦、玉米轮作或稻麦两熟。近年来我县小麦条锈病呈逐年加重,为此,回顾这10多年来小麦条锈病发生的情况,系统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品种更新换代缓慢,  相似文献   
3.
玉米纹枯病在南部县普遍发生,在雨水较多、气温较高的年份和地区发病较重,尤其在2008~2010年大面积发生,现已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据调查,玉米纹枯病在不同的玉米品种上均有发生,发病率达13.5%~80.6%,危害高度已超过穗部,个别田块病株率已达100%,损失率达10%~30%,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技术人员对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了田间实地调查,走访农户,与县农业局专家和技术人员、种子经营者座谈,多方面分析了我县近年来玉米纹枯病发生的规律及原因,经科学论证,提出了我县大田玉米生产中纹枯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秧技术2011年在南部县推广面积达15万亩以上,占水稻总面积的50%左右。该项技术推广的价值高、优点多、效益好、受欢迎。实践证明,旱育秧具有“省工、省力、省时、省水、省肥”等优点。南部县从1993年引进试验,1995年开始在双佛镇回龙宫村示范达100多由。通过多年的努力并对此项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正>花生具有延年益寿,滋养补益之功效,其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具有种植简单、管理方便、不愁销路、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和轻简化栽培的推广,大春油后、麦后花生面积逐年扩大。为了更有利于增加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间,迟中争早,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必须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稻坐蔸又名僵苗、赤枯病,表现为出叶迟缓,叶片和叶鞘上带有褐色或赤褐色斑点,分蘖停滞;稻丛簇立,根系量少、细、瘦、色泽不正;最终导致水稻植株矮小、穗少穗小、粒少粒轻,从而影响产量,稻谷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