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南疆三地州枣粮棉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找出经济效益最佳的枣粮棉间作模式及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投入要素.[方法]基于南疆三地州枣粮棉间作和单作的实地调查数据,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找出在枣树不同的生长期、不同间作模式下,肥料、农药、种子、水、动力、人工等投入要素对枣粮棉间作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间作其他作物相比,枣树在幼龄期和产果期的经济效益间作棉花大于间作粮食,且产果期的产值大于幼龄期;种子的投入对枣粮棉间作的产值产生显著地负影响,肥料、动力和人工的投入对产值产生显著地正影响,农药和用水的投入对产值有正影响,但效果并不显著.[结论]在幼龄期和产果期选择枣棉间作模式,适当的减少肥料和人工的投入,增加肥料、农药和动力的投入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科学部署,在此背景下,如何谋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分析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发现,分散的小农户经营存在贫富差距大、自身创收能力差、收入增长乏力等现状。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物业租赁,探索就地生财之道;依托资源,打造优势特色产业;能人带动,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合作经营,健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另外,还发现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不均衡、融资难、债务化解难、缺乏科学的扶持政策、领导班子创新发展有限等问题,进而针对目前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