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毛兰素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膜炎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和分子对接技术,分别探究毛兰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对分选酶A(Srt A)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构建小鼠腹膜炎模型,评价毛兰素对金葡菌腹膜炎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毛兰素对金葡菌的体外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512μg/m 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大于1024μg/m L;毛兰素对SrtA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为(20.91±2.31)μg/m L;毛兰素以紧凑的构象结合至SrtA的活性中心,与SrtA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影响SrtA的生物活性;毛兰素对金葡菌引起的腹膜炎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可减轻金葡菌所导致的小鼠脓肿症状。  相似文献   
2.
采用倍比稀释法与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檀香醇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标准菌株USA300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通过测定菌液电导率与DNA外渗量,探究檀香醇对USA300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通过SDS–PAGE试验,探讨檀香醇对USA300可溶性蛋白代谢的作用;采用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观察经檀香醇处理后的USA300的超微结构;采用结晶紫染色法,研究檀香醇对USA300生物被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檀香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USA300的生长繁殖,其MIC和MBC分别为32、64 μg/mL;与对照组相比,经64 μg/mL檀香醇处理1 h后的USA300菌体电导率增加3.40%±0.54%,经64、32 μg/mL檀香醇处理6 h后的菌体细胞内的DNA质量浓度显著增加(P<0.05),经64、32、16 μg/mL檀香醇处理2、6 h后的菌体的可溶性蛋白均极显著降低(P<0.01);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檀香醇处理过的USA300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变化不大,但是细胞的二分裂增殖出现明显的异常;亚抑菌浓度的檀香醇能明显抑制USA300生物被膜的形成。综上可知,檀香醇主要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代谢过程,可明显降低菌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而影响细菌的生命活动,而对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甚微。由此可见,檀香醇在新型抗MRSA药物的开发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肉桂醛体外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肉桂醛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通过生长曲线探究肉桂醛对沙门氏菌增殖的影响;通过SDS-PAGE观察肉桂醛对菌体蛋白质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肉桂醛对菌体形态的影响;测定电导率和DNA渗出量,观察肉桂醛对细菌细胞膜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肉桂醛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为128μg/mL,MBC为512μg/mL,MIC及以下浓度的药物对细菌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菌体蛋白质代谢,破坏菌体正常形态,增加细胞膜和细胞壁通透性。【结论】肉桂醛对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可作用于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抑制菌体蛋白质代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