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鸡场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疫病的发生也出现了多样性、复杂性,可谓旧病未除,新病又来。这样的现实状况迫使许多养鸡场高密度使用疫苗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鹅胚化Lasota毒株的基础上,筛选出了免疫原性好且安全的N88克隆株,并通过  相似文献   
3.
从本次禽病大会交流内容看,各国禽病专家关注及研究的热点依据当地疫病流行及控制状况不同,我国专家主要关注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严重的疫病,国外专家主要关注影响生产性能的禽病和影响家禽产品的微生物安全的感染.扬州大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刘秀梵院士等共6位专家和2位博士生参会,提交了关于禽流感抗原漂移、毒力基因、新城疫毒株变异、疫苗研究方面的大会报告,其中刘秀梵院士的"在中国H5N1病毒地方流行地区产生不同NA亚型的H5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以及胡姣博士、钟蕾博士、胡顺林教授等的口头报告在本次禽病会展示了中国禽流感、新城疫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用患病雏番鸭肝脏和胰脏病料接种易感番鸭胚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鉴定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番鸭细小病毒。本毒株首先在番鸭胚传3代适应后,转在鹅胚传38代,使12日龄鹅胚的致死时间稳定在第5~9天,致死率约98%,毒价ELD_(50)可达10~(6~7/0.2ml;M_(91)G_(26)鹅胚绒尿液接种1日龄易感雏番鸭已不引起发病,接种后20天,血清中琼扩抗体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针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超强毒株(VVMDV)的新的预防方法。用禽痘病毒(FPV)和火鸡疱疹病毒(HVT)重组体来表达MDV抗原获得成功。研究发现,MDV血清Ⅰ型中的糖蛋白B(gB_1)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原,对具有遗传特征性的易感鸡群提供免疫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FPV—gB_1,重组体免疫效果可抗被MDV的母源抗体所减弱,构建表达MDV和新城疫病毒(NDV)抗原HVT重组体能有效抵抗马立克病和典型的新城疫病,抗MDV和NDV的母源抗体并不能显著地影响细胞介导的HVT重组疫苗的免疫效果。反转录病毒插入诱变以及表达MDV抗原产生免疫作用的其它方法在本文中一并讨论。 简介 八十年代以来,MDV超强病毒株(VVMDV)的出现促使HVT和MDV血清2型复合物或是HVT和致弱的MDV血清1型复合物联合用于WMDV预防接种。一些MDVⅠ型弱毒株如CVI998也被广泛使用。就MDV血清1型弱毒株而言,其在抗原性上几乎与病原株完全一致,因而从理论上讲比其它两型血清型应能更有效地诱发免疫应答。MDV血清Ⅰ型毒株通过系列传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了各自不同疫苗发展策略,但其总体战略趋同,表现为限制毁弱病毒疫苗的使用,优先发展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以及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新型疫苗。疫苗的作用一方面是防止和减少临床疾病造成的损失,保护畜禽不发生死亡或不出现临床症状;另一方面是降低强毒在动物体内复制的能力并缩短排出持续时间。疫苗的评价也是通过临床保护和感染保护来判定的。疫苗评价体系需要通—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用户的紧密协作来实现(见图13)。  相似文献   
7.
我们国家一直坚持预防为主的动物传染病控制方针,安全有效的疫苗成为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笔者最近参加了在法国南特举行的第18届世界禽病大会,从大会报告和提交的论文内容来看,中国专家主要关注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严重的疫病,而国外烈性传染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专家们主要关注影响生产性能的禽病和影响家禽产品的微生物安全的感染。国际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8.
面对普遍发生的产蛋下降,许多种鸡场或商品代蛋鸡场往往不得不在产蛋期甚至产蛋高峰期用灭活疫苗强化免疫.但过度频繁的强化免疫,常给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合理的免疫程序应是在抗体滴度刚开始下降时即给以强化免疫.本研究试图比较不同统计学方法对抗体动态分析的影响,以期为免疫程序的设计提供参考.分别按不同的统计学设计和分析方法,在一个大型种鸡场的产蛋期对新城疫病毒、H9-和H5-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动态变化做了比较研究.对免疫后抗体动态变化的动态研究表明,用成对数据比较的t-test比按成组数据平均数的t-test更能准确可靠地确定免疫后抗体滴度的真实下降.在开产前用选择的最好的疫苗免疫后,高滴度的抗体水平可稳定地维持21周.在此期间对3种病毒的疫苗均未做任何强化免疫,直到21周后真正开始下降时才实施加强免疫.按此免疫程序,该种鸡群的产蛋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成对数据比较的t-test既可避免由于技术误差或系统误差产生某时段抗体下降的假象,也可避免由于个体差异而掩盖了幅度不大但确是真实的抗体滴度下降,可以为制定最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第十七届世界禽病大会由世界禽病学会墨西哥分会承办,于2011年8月14~18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市举行.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近百个国家上千名禽病研究专家和学者参会,共同交流世界禽病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携手商讨应对家禽疫病挑战和保护世界家禽健康福利养殖的策略.中国代表团与会人员包括世界禽病学会理事、山东农业大学崔治中教授、扬州大学刘秀梵院士、兽医学院秦爱建院长、浙江大学廖敏博士、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研究院院长助理何海蓉、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经理金乔以及国内主要高等农业院校、各省兽医及禽病研究所、相关企业的教授和专家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抽取3种来源注射用白油LH、MC、HZ,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附录"注射用白油质量标准"及企业内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成分分析,3种白油在黏度、稠环芳烃含量等指标方面存在差异;将上述来源白油佐剂制备的共计6批禽流感灭活疫苗分别以0.3mL/只及0.6mL/只剂量,经胸部肌肉和颈部皮下注射途径接种SPF鸡,接种后8、13、20、31、41、48 d分别进行疫苗的安全性检查和免疫效力检测.疫苗安全性检验结果表明:疫苗免疫后均导致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病变和不吸收现象,恢复较快的是黏度为5.7mm2/s的LHl、LH2组及黏度为11.2mm2/s的HZ组.黏度为7.26mm2/s、稠环芳烃含量偏高的MC组吸收稍差;疫苗效力检验结果表明:黏度较低的LH1~LH4组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时间、维持水平均优于MC组、HZ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