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绿苋新品种苏苋2号的选育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苋2号是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从广东白苋农家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苋菜新品种。该品种参加了江苏省苋菜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综合表现突出。2015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鉴苋菜201502)。对苏苋2号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11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品种为材料,采用HPLC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菜薹叶片和薹中硫代葡萄糖苷(硫苷)的组分及含量。在11个菜薹品种叶片和薹中都检测到7种硫苷组分,其中3种为脂肪族硫苷,分别为2-羟基-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PRO)、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NAP)和4-戊烯基硫代葡萄糖苷(GBN);4种为吲哚族硫苷,分别为4-羟基-3-吲哚甲基硫代葡萄糖苷(4OH)、3-甲基吲哚基硫代葡萄糖苷(GBC)、4-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代葡萄糖苷(4ME)和1-甲氧基-3-吲哚基甲基硫代葡萄糖苷(NEO)。不同基因型菜薹间硫苷总含量和单一硫苷含量均差异显著。薹中4号菜薹的硫苷含量最高,达50.09μmol/100 g FW;叶片中2号菜薹的硫苷含量最高,达34.17μmol/100 g FW。对于同一基因型菜薹,薹中的硫苷含量均显著高于叶片中的,脂肪族硫苷含量显著高于吲哚族硫苷的。NAP和PRO是菜薹中含量较高的硫苷组分。  相似文献   
3.
‘苏薹1号’菜心田间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菜心杂交一代新品种‘苏薹1号’在田间的光合特性,探索其高产的光合生理依据,并为生产上环境调控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完善菜心光合特性和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1个研究案例。以常规品种‘油绿501’为对照,其自交系是‘苏薹1号’的父本,分别在苗期、现蕾抽薹期、齐口采收期、开花期和结荚期测定2个品种的光合性状指标,并且在现蕾抽薹期测定光合性状指标的日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苏薹1号’在全生育期低光强下净光合速率与对照均无差异,中高光强下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仅在结荚期出现光抑制现象,并迟于对照出现,而对照仅在齐口采收期没有出现光抑制现象,其他时期均出现光抑制现象。‘苏薹1号’和对照叶片光合能力均存在现蕾抽薹期齐口采收期开花期苗期结荚期的趋势,并且生育进程越往后‘苏薹1号’叶片光合能力强于对照越明显。(2)‘苏薹1号’全生育期的光合模拟参数:光补偿点14.31~40.57μmol/(m~2·s),平均值24.18μmol/(m~2·s),较对照低7.38%;光下呼吸速率0.39~1.03μmol/(m~2·s),平均值0.68μmol/(m~2·s),较对照低6.56%;表观量子效率0.0263~0.0323μmol CO_2/(μmol·photons),平均值0.0294μmol CO_2/(μmol·photons),比对照高3.66%;光饱和点1521.79~2008.53μmol/(m~2·s),平均值1776.61μmol/(m~2·s),比对照高8.36%;最大净光合速率17.33~25.72μmol CO_2/(m~2·s),平均值21.51μmol CO_2/(m~2·s),比对照高17.49%。(3)‘苏薹1号’在现蕾抽薹期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10:00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27.30μmol CO_2/(m~2·s),较对照最大值高7.79%,8:00—15:00光照强度大于800μmol/(m~2·s),净光合速率较对照高,16:00—17:00光照强度小于5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差异;12:00—14:00气温达到35℃以上时,‘苏薹1号’净光合速率比最大值下降了13.37%,但依然能保持在23.65μmol CO_2/(m~2·s)的高位,而对照净光合速率比最大值下降了17.43%。上述试验结果说明‘苏薹1号’全生育期光合能力均较强,尤其在商品形成的关键时期(现蕾抽薹期),在高温强光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具备高产的光合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品种及种植时间对早春大棚番茄果实大小整齐度的影响,为探索早春抗逆栽培技术和番茄果实商品果分级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时间研究早春塑料大棚番茄的果实整齐度。[结果]早春番茄果实次果率和果实大小整齐度受品种和环境影响较大,在33个测试番茄品种中采收前期果实次果率最高可达98%,最小6%;果实大小整齐度较好的品种商品率达50%以上,整齐度差的品种商品性不足20%。[结论]同一种植时间果实次果率采收前期高于中期,但同一采收期间不同种植时间次果率没有显著差别。种植时间与采收时期都对果实整齐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降低苋菜硝酸盐累积效果最佳的施硫浓度,为完善苋菜科学施硫技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盆栽方法,设置4个施硫肥水平,测定其对植株生长及硝酸盐、Vc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硫提高了苋菜的株高、单株重、最大叶长及最大叶宽。当硫浓度为20 mg/kg(S_2)时,株高最高,较不施硫处理(S_0)增加了14.3%。3个硫处理(S_1~S_3)硝酸盐含量降幅为20.6%~64.7%。施硫浓度为10 mg/kg时植株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降低了64.7%。施硫处理苋菜V_C含量增加了19.7%~28.3%。[结论]大田苋菜适宜的施硫浓度为10~20 mg/k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