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麋鹿发生C型魏氏梭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动物园麋鹿发生C型魏氏梭菌病.饲养环境饲养场位于北京西北部昌平区明陵镇北,占地约13 hm2,饲养麋鹿等30多种动物,麋鹿为半散养.流行特征:2011年1月5日发现多只麋鹿死亡,发病突然,临床症状不明显,连续5d均有死亡,死亡率达75%,饲养场内其他动物没发病.尸体剖检尸体肚胀,天然孔干净,胃、肠道胀气,小肠黏膜、心外膜下、肺等组织有颜色不均、大小不等的紫色斑点.病理组织学:心肌、脾、肾、胰腺、十二指肠等均表现充血、出血、坏死等炎性变化.病原特性肠内容物涂片可见两端钝圆的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培养有双层溶血环,病菌在电镜下呈棒状,可致小白鼠死亡,PCR检测为C型魏氏梭菌,对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哌酮敏感.结论依据上述检测结果,确认本次麋鹿发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魏氏梭菌是条件致病菌,主要是毒素引起组织变化.调整好高能量饲料和纤维饲料的结构,提供好的环境,保证动物健康和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2.
利用透射电镜连续观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人工感染雏鸡后不同时期法氏囊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对法氏囊内SIgM,SIgG,SIgA3种抗体生成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液中IgM,IgA,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观察结果表明,IBDV感染后法氏囊淋巴细胞出现了严重变性、坏死,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碎裂、溶解,线粒体溶解呈空泡样结构,其他细胞器破坏溶解,在法氏囊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网状上皮细胞等细胞的胞浆中可见不同类型和排列方式的病毒粒子。IBDV感染后法氏囊内抗体阳性细胞数量和血清中抗体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揭示雏鸡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