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扬州地区乡村绿化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植物群落学方法对扬州地区45个村庄的绿化植物群落的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物种来源、物种多样性、使用频度、垂直与水平结构及植株健康状况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扬州及周边地区的乡村绿化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样方调查法,共设置了标准样地121个,其中公共绿地(公园绿地、村口绿地等)的标准样地为20 m×10 m,道路绿地为100 m×2 m,河道绿地为20 m×10 m。结果表明:①扬州地区乡村绿化植物群落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种类达227种,隶属于88科169属,乔、灌、草的应用比例依次为25.6%,32.2%,42.2%。②绿化植物使用频度在20%以上的乔木5种,灌木7种,草本0种。69.0%的乔木种与67.1%灌木种的使用频度都在5%以下,仅4.2%的草本种使用频度在10%以上。③绿化植物群落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平均物种数量依次为5.3,6.5,3.5种,Pielou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④大部分绿化植物属于小径级,中等高度,植物健康状况的平均得分为2.31,总体健康状况处于一般偏下,且绿化植物群落健康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城镇型村庄、乡村型村庄、城郊型村庄。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欧洲卫矛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欧洲卫矛品种‘红瀑布’(Euonymus europaea‘Red Cascade’)、‘八仙花’(E.europaea‘Aldenhamensis’)、‘白果’(E.europaea‘Albus’)、‘密枝’(E.europaea‘Pumilis’)2年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光合日变化规律、光响应曲线及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4个品种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因子;‘八仙花’与‘密枝’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具有光合"午休"现象,而其他2个品种的日变化规律均呈"单峰型";4个品种光补偿点(LC,P)均大于40μmol·m~(-2)·s~(-1),表现为阳性植物,‘白果’和‘密枝’对光环境的要求较低,可栽植范围广;‘白果’的抗旱能力较差,‘密枝’的抗旱能力较强,这2个品种均表现出较好的光合能力,可作为国内引种栽培的优先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景德镇地区3种不同产业发展模式下的典型村庄为例,实地调查乡村绿化植物组成、用途及健康状况,探讨乡村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型村庄植物种类最丰富,包括19科20属20种植物类型。(2)三种村庄类型中,乡土植物种类占比均达80%以上;在乡村绿化植物的用途上,旅游型村庄植物选择以观赏为主(67.39%),工业型村庄以防护为主(69.43%)。(3)旅游型村庄绿化植物健康度较高(63.59%),其次是农业型村庄(61.34%),而工业型村庄绿化植物健康度最低(58.64%)。(5)根据景德镇气候条件和村庄产业模式,提出以乡土植物为主体、乔灌草立体结合的植物配置模式。本研究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有助于为景德镇地区乡村绿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