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采用最适吸收范围内的离子组合、制成营养液为拟广谱营养液,与科威特Atar黄瓜营养液、欧洲茄子、甜椒营养液,日本园试配方营养液作互比试验.结果表明:该营养液栽培黄瓜,分别比科威特Atar黄瓜配方、日本园试配方增产15%,旺收期分别提前15天和2~3天;栽培茄子,产量与欧洲茄子配方相似,但旺收期提前7天;栽培甜椒比欧洲甜椒配方增产30%,旺收期提前12天.表现出明显的早熟、优质和高产的特征.在该配方中加1mmol/L铵态氮也完全适合秋黄瓜的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2.
黄瓜红茄培养液中阴阳离子比和最适吸收范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总离子浓度和pH一定条件下,用不同阴、阳离子间比的营养液对黄瓜、红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虽然营养液中阴阳离子间比例相差甚远,但由于各作物根系具有选择吸收一定比例阴阳离子的能力,使作物体内的阴阳离子间比仍能保持一致,并能获得优质高产。结果还表明,作物选择吸收能力具有最适阴、阳离子间比范围,即最适吸收范围。在本试验中,最适阳离子比范围是:K^+29% ̄51%,Ca^2+27% ̄38%,m^2+22%  相似文献   
3.
鸡粪对红壤种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索红壤上种植番茄,以鸡粪作基肥获得优质高产的最佳施用量,为在红壤上种植番茄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供试红壤为杭州西湖区转塘乡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该土壤pH 6.0,全氮0.073%,速效磷33×10~(-6),速效钾63×10~(-6)。鸡粪的速效氮为0.2%,速效磷为  相似文献   
4.
无土栽培番茄和黄瓜的培养基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
6.
籼型杂交稻稻米赖氨酸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包括胚、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以及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籼型杂交稻稻米赖氨酸性状的两年资料。结果表明,除了三倍体胚乳核基因、细胞质基因和二倍体母体核基因的遗传效应可影响赖氨酸含量等性状外,二倍体胚基因效应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胚基因对赖氨酸指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次是赖/蛋比值性状,而胚效应对稻米赖氨酸含量的影响较小。胚基因等不同遗传体系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也明显影响着赖氨酸性状的表现。赖氨酸含量和赖氨酸指数是以普通遗传率为主,而赖/蛋比值性状则以互作遗传率为主。赖氨酸含量或赖氨酸指数与赖/蛋比值性状间则存在极显著的胚加性互作相关,赖/蛋比值性状上存在较明显的胚加性相关。赖氨酸含量与赖氨酸指数间的胚效应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试验表明,不同培养基对两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很大,其中培养基的氮源对番茄和黄瓜的效应也有差异,硝态氮源对黄瓜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直至最后的产量和品质都要比硝、铵混合氮源优越,而番茄的营养生长则喜好硝、铵混合氮源,但硝态氮源更有利于番茄的生殖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培养基中不同支撑物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最适吸收范围内的离子组合,制成营养液为拟广谱营养液,与科威特Attar黄瓜营养液,欧洲茄子,甜椒营养液,日本园试配方营养液作互比试验,结果表明,该营养栽培黄瓜,分别比较威特Attar黄瓜配方,日本园试配方增产15%,旺收期分别提前15天和2~3天,栽培茄子,产量与欧洲茄子配方相似,但旺收期提前7天,栽培甜椒比欧洲甜椒配方增产30%,旺收期提前12天,表现出明显的早熟,优质和高产的特征,在该配方  相似文献   
9.
在总离子浓度和pH一定条件下,用不同阴、阳离子间比的营养液对黄瓜、红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虽然营养液中阴阳离子间比例相差甚远,但由于各作物根系具有选择吸收一定比例阴阳离子的能力,使作物体内的阴阳离子间比仍能保持一致,并能获得优质高产.结果还表明,作物选择吸收能力具有最适阴、阳离子间比范围,即最适吸收范围.在本试验中,最适阳离子比范围是:K+29%~51%,Ca2+27%~38%,Mg2+22%~33%;最适阴离子比范围是:NO-362%~71%,H2PO-410%~19%,SO2-419%~28%.并可通过换算,将此范围在正三角图形上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