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1~1994年,通过协作,探索了我国水稻抗白叶枯病性状遗传研究方法标准化的有关问题。内容是:(1)取材和方法,包括选择感病亲本和确定待测抗病材料的基本要求、采用菌系的依据、接种鉴定的时间、调查标准等。(2)抗性遗传分析方法,包括配组方式及其群体样本容量、遗传分析内容,以及新基因的鉴定、定位及命名等方法和步骤。笔者在本文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设想,拟与本领域的科学家们进行研讨,便于进一步完善,这将对我国今后科学地鉴定发掘可利用的抗性基因,促进水稻抗性育种和实现高产稳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 IR28对我国白叶枯病菌系抗病基因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功新  张端品 《作物学报》1990,16(2):139-152
本文研究了水稻品种 IR28对我国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菌系江陵691和 OS-75的抗性基因与23个标记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大多数标记性状由隐性或显性单基因支配,如 v-1,g,gh-1,la,tri,bc-1,Bh,fgl,pgl,Pa,cl 和 Bf。而白条斑叶、叶绿素缺少叶和下垂叶是由双隐性累加基因控制的,支配紫果皮、红果皮和紫  相似文献   
3.
五个云南稻种抗白叶枯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分析了云南稻品种中白米、黄牛尾香糯、安宁早、鲁土谷和毫梅对白叶枯病菌系“江陵691”抗生性的遗传模式和等位关系,鉴定了5个品种所带抗白叶枯病基因与华中农业大学名的和国外命名的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异同。结果表明,中白米、黄牛尾香糯对“江陵691”的抗生受一对相同的显性基因控制,安宁早、鲁土谷和毫梅的抗性分别受一对相互独立的显性基因控制。中白米等5个品种的显性基因分别与Xa-a,Xa-c,Xa-e和  相似文献   
4.
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位置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3个带有第5染色体上标记基因的标记基因系,采用BC1F2株系分析,对农垦58s的1对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在第5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农垦58s的1对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与第5染色体上的gh-1基因以20.3cM的遗传图距连锁遗传,与nl-1,v-10基因的遗传图距较远,在分离群体中不能发现其连锁遗传关系。将农垦58s的1对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定位于水稻第5染色体上端。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