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EG胁迫对三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对三种多年生豆科牧草(白三叶、红豆草、紫花苜蓿)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三种豆科牧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叶片相对含水量都呈下降趋势;白三叶种子的发芽势在PEG浓度为10%时出现拐点。不同PEG胁迫下白三叶发芽率最高,紫花苜蓿较低;红豆草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且下降趋势平缓。随着PEG浓度胁迫加剧,白三叶和红豆草叶片SOD活性先升后降,紫花苜蓿叶片SOD活性先降后升;白三叶和红豆草叶片POD活性呈现"Z"变化;三种豆科牧草CAT和根系活力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且红豆草CAT活性和根系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2.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教师关注的热点,面对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提高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成为关注的对象。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以及与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思考如何基于教学实际提升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提出了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金太阳杏花粉量及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方法]采摘金太阳杏各单株已达气球期、饱满、正常、未开裂的花蕾,收集花粉,通过染色法、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的影响,并测定每枚花药花粉量。[结果]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为11.50%。对于离体萌发法,当培养温度为25℃、培养基p H为6.5、蔗糖浓度为10%、硼酸浓度为25μg/m L时花粉萌发花粉管效果最好,此时花粉活力为27.00%。金太阳杏花粉量测定用单枚花药花粉量来衡量,测得单枚花药花粉量平均为1 303。[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旱柳Q106组织培养及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旱柳(Salixmatsudana)Q106春季萌生嫩枝为外植体,建立了“以芽繁芽”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丛生芽培养基为MS+BA0.4mg/L+NAA0.2mg/L。继代培养基为MS+BA0.4mg/L+NAA0.2mg/L和BA0.4mg/L+NAA0.4mg/L;MS+BA0.4mg/L+NAA0.2mg/L和BA0.4mg/L+IBA0.2mg/L交替使用。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GA30.2mg/L+NAA0.5mg/L。  相似文献   
5.
为了鉴定调控不同萝卜品种间根大小性状差异的关键基因,利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技术,对2种根直径大小不同的圆球形萝卜‘扬州圆白’(直径大)和‘萨丁’(直径小)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测序共获得1 468个差异表达转录本。基于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共鉴定到参与细胞壁代谢相关的转录本28个,参与蔗糖代谢相关的转录本2个,参与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相关的转录本29个。利用RT-qPCR分析对6个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验证,其结果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研究发现参与植物激素合成与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TIFYs、DELLA、 ERF2和 CYCD3)、蔗糖代谢相关基因( ATBETAFRUCT4和 HK3)和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XTHs、EXPs和COBs)可能是调控‘扬州圆白’和‘萨丁’萝卜根大小品种间差异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6.
NAC(NAM,ATAF1/2,CUC2)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可调控植物响应盐胁迫。本研究基于盐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耐盐品种GIB和盐敏感品种LS根和叶的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17个差异表达的MsNAC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并对其序列特征、系统进化、顺式作用元件及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7个MsNACs均具有NAC典型的NAM结构域,且蛋白结构相似。系统进化分析将17个MsNACs分成8个亚族,各亚组成员具有高度相似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有15个MsNACs具有ABA响应顺式元件ABRE。转录组数据表达模式分析与RT-qPCR验证结果显示MsNAC1,MsNAC2,MsNAC35,MsJUB1和MsNAC40基因在盐处理下GIB叶中上调表达,在LS叶中下调或者未发生变化,推测这些基因参与调控紫花苜蓿的耐盐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紫花苜蓿NAC转录因子响应盐胁迫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污染成因及其预防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从3个方面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包括组织培养室和接种室的清洁、外植体自身带菌和组织培养过程中各环节操作不适宜或不严格等造成的污染;强调组织培养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同时,探讨了在组织培养中如何灭菌,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影响禾本科草坪草愈伤组织分化频率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参阅大量的文献及研究,着重从外植体类型、激素、营养条件以及培养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禾本科草坪草愈伤组织分化频率的影响因素,其中内在因素包括不同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同种外植体的不同发育状态,而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激素的选择,营养及光照条件,胚性愈伤组织的挑选。  相似文献   
9.
低温预处理对小麦花药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农19和皖麦41为材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不同时间低温预处理的小麦花药内源激素ABA、GA3、JA、IAA含量,并统计了低温预处理后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性愈伤组织比例,分析了低温预处理过程中小麦花药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花药低温预处理2d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低温预处理6d胚性愈伤组织比例达到最大;低温预处理改变了花药内源激素ABA、GA、JA、IAA的含量,ABA、GA、JA含量随预处理时间的延长呈较大的波动变化;低温预处理6d时ABA,JA含量达最大值,GA呈波动下降趋势,IAA含量在低温预处理2d达到最高值,其后逐渐下降;IAA、IAA/ABA、IAA/JA变化与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ABA、JA与胚性愈伤组织比例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GA/ABA与胚性愈伤组织比例表现出负相关。表明低温预处理改变了小麦花药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例,阻断了花粉原来的发育方向,使其由配子体的发育途径转向孢子体的发育途径,从而影响了小麦花药培养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方式,对10个生菜品种(‘意大利’‘海南清脆玻璃’‘四季耐抽薹’‘耐热’‘大速’‘中国台湾绣球’‘日本结球’‘日本紫叶’‘红霞紫叶’‘法国紫红花叶’)进行Cd胁迫处理(CdCl2?2.5H2O含量分别为 2、10 mg/kg),测定各处理植株叶片和根部的镉含量。以生菜幼苗株高、叶宽、根长、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叶绿素含量的镉耐性系数为衡量耐Cd性依据,综合评价生菜的耐Cd能力:由主成分分析将生菜生长性状的耐镉系数变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包含所有数据86.22%的内容;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生菜苗期Cd的耐受综合评价值(D),对生菜品种进行聚类,将10个生菜品种划分为耐Cd(‘法国紫花红叶’‘红霞紫叶’‘四季耐抽薹’)、中度耐Cd(‘日本紫叶’)、高度耐Cd(‘意大利’‘耐热’)以及Cd敏感(‘日本结球’‘海南清脆玻璃’‘大速’‘中国台湾绣球’)4种类型;通过逐步回归法构建生菜耐Cd性评价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叶宽和株高对生菜耐Cd性影响显著,可以作为生菜耐Cd性评价的鉴定指标;‘意大利’‘耐热’的植株镉含量富集量较低,属于耐Cd、可食部位低Cd积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