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通过系统调查,共记录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天牛总科昆虫121种(亚种),分别隶属于2科89属.对大明山天牛总科昆虫的种类组成和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和天牛亚科Cerambycinae为优势类群.大明山天牛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界+中日界"成分占优势,在中国昆虫区划中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及华北区4区天牛种类的相互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酸与Cd污染农田的植物修复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广西环江县酸与Cd复合污染土壤的大田条件下,研究种植超富集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和经济作物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对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和修复效果,并分析龙葵和甘蔗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植物修复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龙葵中Cd的最高含量可达16.83 mg·kg-1(试验区土壤Cd含量0.71 mg·kg-1),富集系数大于1,表现出良好的Cd富集植物特性;甘蔗中Cd的最高含量为0.54 mg·kg-1,富集系数小于1。若按当地正常种植模式计算,龙葵从土壤中提取Cd的量可达100 g·hm-2以上,提取效率达6%以上,通过种植龙葵将试验区的土壤Cd修复到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以内最短只需9年左右。因此,种植龙葵对当地酸与Cd复合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是可行的。试验区土壤中Cd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处理模式下,添加石灰和氢氧化钠处理龙葵修复效率最高,可达4.44%。对植物的食用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将龙葵作为蔬菜食用,其可食用部位的Cd含量为5.21~6.83 mg·kg-1(干重),远远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限值,当地居民平均每日摄入Cd的量为5.38~17.39 μg·kg-1·d-1(鲜重),超出FAO/WHO提出的重金属Cd人均每日允许摄入限量标准(PTDI),引起的重金属暴露风险指数大于1,具有较高的潜在风险,因而当地居民不宜继续食用;食用实验区种植的甘蔗生产的蔗糖引起的重金属暴露风险指数小于1,但由于蔗糖中Cd的含量均超出国家标准限值,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需改变甘蔗综合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皇竹草对酸与Cd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效果及安全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在酸与Cd污染农田土壤中种植皇竹草对污染农田的治理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各土壤处理中,对照处理(不施用土壤添加剂)的皇竹草中Cd含量最高,为1.69 mg·kg~(-1)(干重),富集系数大于1,表现出一定的Cd富集特性。对照处理的皇竹草对Cd的提取量、提取效率分别为119.91 g·hm~(-2)、6.98%,修复效果优于在同等条件下种植的Cd超富集植物龙葵,若将试验区的土壤Cd修复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限值以内,经计算约需9年。皇竹草既可以提取土壤中的Cd,同时还可作为饲用牧草、还田肥料、造纸原料、能源植物等进行安全利用。因此,皇竹草是治理修复及综合利用酸与Cd污染农田的可行性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