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了更好地利用入侵植物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R.M.KingH.Rob.]与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本文筛选了2种入侵植物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抑菌的最适提取浓度,检测抑菌活性高的提取物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死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评价其抑菌的热稳定性、紫外光辐射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假臭草茎叶的70%乙醇提取物[抑菌圈直径(34.70±0.93)mm]及胜红蓟叶的50%乙醇提取物[抑菌圈直径(30.95±1.30)mm]抑菌活性高,MIC值分别是0.78和3.13 mg/m L,MBC值是3.13和25.00 mg/m L,并且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紫外光辐射稳定性,假臭草提取物的氧化稳定性优于胜红蓟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高的2种入侵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稳定性,在开发植物源抑菌剂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标本采集记录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巴山榧树(Torreya fargesii)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巴山榧树地理分布较广,间断分布于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甘肃等海拔在800~2 700 m的亚热带山区,散生于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及沟谷地带,湖北省为巴山榧树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巴山榧树种群数量较多,但各种群分布区域狭窄,种群密度小,开花结实率低,幼苗极少,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差。应加强巴山榧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人工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APGIS),结合AutoCAD图形处理功能,构建泉州市行道树管理系统,提供行道树数据查询、分析、管理,景观效果展示,以及为行道树景观改建及新建提供参考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Oracle构建数据库。利用JSP技术,形成动态网络数字植物网页,推动科普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巴山榧树地理分布格局及潜在分布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文献资料、标本资料和实地考察,收集巴山榧树县级分布点57个,在此基础上,使用生态位模型(GARP)预测巴山榧树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分析其地理分布及濒危原因。结果表明:汇流累积量、年均气温、雨日频率和水汽压对巴山榧树分布的影响较小,而太阳辐射、极端低温、极端高温和霜日频率对其分布影响显著;巴山榧树间断分布于海拔800~2700m的亚热带山区,散生于针阔叶混交林、灌丛及沟谷地带;预测我国中部地区为巴山榧树良好生长区;目前巴山榧树的实际分布远小于其适生区;巴山榧树虽然仍有不少种群,但各种群分布区域狭窄、种群密度小、人类破坏极为严重,应加强保护和繁育。  相似文献   
5.
二滩库区及周边地区种子植物有148科671属1 354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2属25种;被子植物142科659属1 329种,由于地形、地质及气候土壤条件的影响,衍生出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其植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高。从科、属、种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其种子植物区系的特点是:大科、中等科和多种科是本区系的主体,科级水平上主要包括热带成分,同时温带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属级、种级水平上热带、温带成分并重,并且向温带过渡,属级水平上与庐山、凤阳山聚为一类,相似性高,属于中亚热带植被类型。并且属级、种级水平上,15种分布类型中均有分布,地理成分复杂;特有和保护的植物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