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设施较为陈旧的传统仓房中,开展了早籼稻包装粮套膜越冬储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冬季揭膜储藏相比较,尽管粮食品质基本一致,但是可减少一次熏蒸和揭膜、套膜作业,延长薄膜使用寿命,降低保管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宝鸡市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宝鸡市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种禽的大量引进,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近年来,动物传染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我国的畜禽疫病出现了六个新的特点,即传染性疾病危害加重;新病种类增多;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多病原感染病例混合感染增多;环境性病原微生物致病性日渐严重;营养、代谢及中毒性疾病的发生日益突出等。本文详细介绍了这六个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5.
众所周知,家蚕微粒子病有食下感染和胚种感染两种感染方式,与此相对应,微孢子虫的水平传播即以空间方式的传播,主要表现为桑叶食下传播、蚕座互感传播、昆虫交叉传播等三种方式;垂直传播即以时间方式的传播,主要表现为病原留存传播和蚕卵胚种传播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增强雏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抵抗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日龄雏鸡皮下注射黄芪多糖悬液0.41ml/羽、0.2ml/羽、于19日龄用IBDV强毒株感染雏鸡,21日龄至49日龄试验组雏鸡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且0.4ml/羽剂量组效果优于0.2ml/羽剂量组。表明黄芪多糖能发挥免疫促进剂作用、提高雏鸡的免疫功能、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增强雏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抵抗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中医认为:黄芪是一种补气药,可"补气益元”、"治一切气衰血虚之证”.现代医学则证实:黄芪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在临床上用于抗肿瘤,消除慢性炎症.兽医临床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防治,且效果明显.由此可见,运用黄芪调整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治疗疾病,与传统中医"扶正”治病原则是完全吻合的. 传染性法氏囊病多发于2~5周龄鸡,病鸡以法氏囊炎为特征病变,由此造成雏鸡免疫系统的破坏及免疫机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9.
<正>绩溪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素有皖南蚕桑之乡美称。有1940年建场的蚕种生产基地,有闻名全国的缫丝厂,还有丝绸厂、印染厂等。全县2/3财政收入来源于蚕桑行业,白厂丝是全县出口创汇的主要物资,蚕桑生产成为县开发性农业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由于“蚕战大战”,茧质下降,管理放松,造成各种病虫害暴发,1991年夏季暴发家蚕微粒子病,给全县蚕桑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控制微粒子病蔓延,县委、县政府花大力气抓蚕桑生产,具体对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民营蚕种场如何建立市场信誉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建国 《中国蚕业》2008,29(4):57-58
民营蚕种场要建立市场信誉的关键是建立质量体系和法律保障机制,在内部管理上以质量为中心,制定严格的技术操作规范;认真按照优质蚕种生产技术要求去完成每项工作,生产品种优、质量过硬的蚕种;建立与客户共赢的长效机制,打消顾客的疑虑,民营蚕种场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