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林业开始引入营造林理念改善环境问题。本文将对营造林关键技术与管理措施的具体实行步骤作出详细阐述,希望林业部门能够借鉴参考意见,提升营造林种植技术,促进林业发展,有效改善国家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的成因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建设的需要,绿化施工已打破了季节限制,由适时种树发展为常年施工。分析了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的成因,从种植材料的选择、土壤处理、起苗与运苗、挖种植穴、适时种植、修剪与抹芽、防风固体、立体化水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其关键技术,以期为今后园林绿化施工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信阳市不同生境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信阳市3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连续测定。结果表明:林木生长旺盛的夏季,森林生境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表现为晴天多云阴天,不同林分表现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针叶林竹林,1年中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不同生境条件下空气负离子浓度年均值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森林(704个·cm-3)市内公园(479个·cm-3)公交车站(217个·cm-3)。由此表明,林分、天气、季节和生境对空气负离子浓度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的规划建设、植物配置以及景区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豫南地区薄壳山核桃引种及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以信阳引种的5号、13号、20号、21号、35号、64号、104号等7个主栽薄壳山核桃品种为对象,测定其果质量、果纵横径、果皮厚度、坚果质量、坚果纵横径、坚果壳厚度、种仁质量、出仁率以及果形指数等果实形态指标,结果显示:除坚果壳厚度指数外,其余特征指数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果质量、坚果质量、种仁质量、出仁率均以104号、5号为佳;坚果壳厚度以5号、64号为薄;果形指数以104号、64号为大。研究表明: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果实形态特征差异明显,同一品种并不兼备所有优异性,综合分析,引种的薄壳山核桃品种中104号、5号在果实形态中显示出果重、壳薄、出仁率高等优良特性,可作为信阳地区主栽品种的优选对象。  相似文献   
5.
在黄柏山林场4种典型人工林中设置样地,对林下植物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旨在掌握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林下植被特征。研究表明:1)檫杉混交林林下植物丰富度最高。2)4种类型人工林林下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各林分灌木层和草本层植被类型都呈现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说明乔木植被类型对于林下物种及其多样性影响较大。在营造人工林时,树种的选择对于其可持续经营有着重要影响作用。3)4种类型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是草本灌木。可能由于4种林分的郁闭度都较高,影响了灌木层生长,同时也为草本层喜阴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一定条件。在黄柏山林场的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适当进行抚育间伐,增加林内透光度,以利于林下植被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林果产业的发展,设施果树栽培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设施果树栽培新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介绍设施果树栽培新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优化树种结构、创新果树栽培技术、迎合市场需求等促进设施果树种植业发展的策略,以促进林果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园林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环境的美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园林绿化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如何才能让苗木生长得更好,提高苗木的存活率,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基于此,结合当前园林绿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积极影响,促进我国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为给豫南地区筛选适合的、对黑斑病抗性较强的薄壳山核桃主栽品种和配置授粉品种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和感病率、病情指数指标,对豫南引进的18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的黑斑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8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6号、11号、13号、20号、21号、25号、35号、64号、132号、“波尼”为高抗病无性系,28号、C12号、C29号为中抗病无性系,5号、104号、C10号为低感病无性系,29号为中感病无性系,1号为高感病无性系;相关性分析表明,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无性系的树体性状、果实性状和无性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冠幅呈显著负相关、与地径、树高呈负相关;与果实长度、单核质量呈正相关,与果实宽度、单株核产量呈一定负相关;与不同无性系之间有相关性。从18个无性系的抗病性、核果质量和产量性状差异综合评判,13号、64号、“波尼”、25号、132号等5个无性系可以作为豫南地区抗黑斑病较强的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