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晓玲  夏斌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166-168
中心与边缘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新兴区域的发展,原有区域中心将发生相对边缘化的现象。通过对柳州市经济边缘化背景的分析,认为区域政策是柳州市发生边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发生边缘化现象的城市应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城市定位,以协调与合作为基调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余晓玲  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60-14661,14668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依据《柳州市经济统计年鉴》、《柳州环境状况公报》相关数据,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动态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3.
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厌氧/好氧阶段的出水,氨氮浓度较低、较难生物降解。针对此类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氨氮,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实验得到三维电极最优电解条件,即pH值5.0,电解质浓度0.20 mol/L,电压9.86 V,极板间距6.47 cm。在最优条件下处理氨氮浓度为140.00 mg/L的原水,出水氨氮浓度降至34.50 mg/L,低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6/852-2015)中高效集约发展区氨氮限值。运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到,在烧结温度为200℃时,活性炭表面附着了α-MnO2、β-MnO2和Mn3O4。结合电化学反应特性,分析所构建的三维电极体系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在对山西Y地区农村"低保"制度运行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以农村低保制度的运行为载体,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及其成因,以社会公正为理念,对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公正机制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运用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理论来分析影响体育赛事资源自身的环境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当前体育赛事资源配置受到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环境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育赛事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体育赛事资源的存在和合理利用;依托各种环境因素,积极的因势利导的开发体育赛事资源,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促使体育赛事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11.5 a林龄人工杉木、木荷与10.5 a林龄天然檫树、南酸枣混生的半天然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树种组成分别为9杉1阔、8杉2阔、7杉3阔、5杉5阔等4种林分的生长效果。8杉2阔的林分蓄积最高,总蓄积297.73 m^(3)/hm^(2),其中杉木平均胸径13.28 cm、树高11.52 m、蓄积226.56 m^(3)/hm^(2)、年均生长19.70 m^(3)/hm^(2),达到福建省杉木最适宜区速生丰产林立地等级Ⅰ级的大径材生长量指标,可供科学培育半天然杉阔混交林参考。9杉1阔的林分次之,总蓄积252.04 m^(3)/hm^(2),其中杉木平均胸径11.96 cm、树高9.34 m、蓄积189.46 m^(3)/hm^(2)。7杉3阔的林分最差,总蓄积182.79 m^(3)/hm^(2),其中杉木58.31 m^(3)/hm^(2),檫树91.83 m^(3)/hm^(2)。5杉5阔的林分,檫树生长最优,10.5 a林龄保存密度775株/hm^(2),平均胸径16.79 cm、树高14.32 m、蓄积131.60 m^(3)/hm^(2),总蓄积207.37m^(3)/hm^(2),森林演替成天然檫树为主的混交林,可逐步疏伐改造为檫树母树林。  相似文献   
7.
以土地为依托筹措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村最大,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在当前农村养老保障资金奇缺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土地资本收益,充实农村养老保障资金。  相似文献   
8.
以温州市服装制造业的296位农民工为样本,通过自编的服装制造业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问卷,测查了温州市服装制造业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满意度,并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然-经济-社会"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通过综合指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及对应的障碍因子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4—2015年期间广西柳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有所提升,但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整体偏低,土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2)从单项指标来看,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这2个指标正在对柳州市土地生态系统产生长久而持续的影响;酸雨频率是柳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潜在的威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也在威胁着土地生态安全。(3)由于柳州市曾长期以发展工业为优先,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土地生态系统相对较为脆弱,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施用有机肥和/或生物炭及二者互作对城市底土肥力及生菜生长的影响,为利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对城市底土进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的城市底土为试验对象、生菜为供试作物,设有机肥和生物炭均不施用(-C-B,对照)、施有机肥不施生物炭(+C-B)、不施有机肥施生物炭(-C+B)、同时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C+B)4个处理,测定生菜植株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地上部生物量、土壤的化学性状和酶活性,研究有机肥和生物炭及其互作对生菜生长和底土肥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B)相比,同时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C+B)的处理效果最好,生菜植株生物量增长4.27倍,显著提高底土中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和NO3-的含量(P<0.05,下同),显著增强底土中碳循环、磷循环和氮循环相关的酶活性.此外,有机肥和生物炭在增强纤维素二糖水解酶、磷酸单脂酶、丙氨酸氨肽酶和亮氨酸氨肽酶的活性上存在正向互作效应.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揭示有机肥的促进作用(93.3%)远大于生物炭(4.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效磷和NO3-含量的提高是生物量增加的决定性因子.[结论]同时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能有效提高城市底土的肥力,两者存在正向协同效应,有机肥是生物炭发挥作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