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林业   38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凝冻天气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凝冻灾害对园林植物造成的危害后果、危害特点以及影响其危害程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定性的分析,并针对园林植物凝冻灾害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几种药剂对香樟雪盾蚧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几种常见农药品种对香樟雪盾蚧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将速蚧杀与融杀蚧螨按1∶50配比加10000倍水制成复配药剂,效果显著,且其毒副作用也较低,值得在实践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采自贵州林区中的响叶杨(Populusadenopoda Maxim)腐朽木和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进行分离培养,分离自杨树腐朽木的产纤维素酶菌株为木霉属康宁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 Oud);分离自白蚁肠的产纤维素酶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对所分离的两个菌株进行滤纸降解观察与测定。所分离的菌株(Trichoderma koningii Oud.)滤纸培养30天后,有菌丝生长,培养基浑浊,滤纸呈絮状,培养7天后该菌对滤纸降解强度为7.13%(校正值)。刚果红法初步证明该菌能产纤维素酶。从白蚁肠分离的菌株(Bacillus sp.)滤纸培养15天后,滤纸呈絮状,培养基变浑浊,有细菌菌体沉积;培养7天后,对滤纸的降解强度为8.18%(校正值)。刚果红法初步证明该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用五种培养基质培养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并测定其生长量,其中以滤纸为主要基质的培养液中,最高可检测到0.3×107cfu/ml菌株量。  相似文献   
4.
5.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越冬的马尾松毛虫幼虫上树取食期(4月),喷施含孢量110亿/克,活孢率82.9%,施菌量为37.5kg/hm2的白僵菌粉剂后,感染白僵菌的马尾松毛虫,每平方米11.3头,蛹期死亡率42.0%,第二年蛹期死亡率26.1%。在马尾松毛虫下树越冬期(11月),喷施含孢量48亿/克,活孢率76%,施菌量为30kg/hm2的白僵菌粉剂后,越冬期间,马尾松毛虫死亡率32.2%;第二年白僵菌致死率63.3%;第三年白僵菌致死率13.3%。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平板测定法测定了两株菌株类产碱假单胞菌P751和蜡状芽胞杆菌BC752,对鸟鼠驱避剂主要成份福美双、涂料、石膏粉和氯偏的拮抗作用。经试验选育出抗福美双菌株910可与鸟鼠驱避剂复合包衣林木种子用于飞播造林,防病率达71.3%,高生长量提高17.6%。  相似文献   
7.
以麻疯树根腐病病原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典型菌株为测试对象,对麻疯树6个不同种源、39种不同植物以及其他10个专化型寄主植物进行接种试验,并与其他专化型菌种进行形态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腐皮镰孢菌对麻疯树不同种源均有致病性,而对其他植物种类(包括其他腐皮镰孢专化型寄主植物)均不具侵染性;其形态学特征与其他专化型菌系也有明显区别.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将引起麻疯树根腐病的腐皮镰孢菌定义为一个新的专化型,即腐皮镰孢麻疯树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Sacc.f.sp.jatrophae.  相似文献   
8.
正吐鲁番市位于新疆东部,地处天山中东部主峰博格达山之南,吐鲁番盆地中心地带。目前,吐鲁番城区内公共开放绿地7个,绿地面积59.5 hm~2,人均占公共绿地8.2 m~2。城市道路绿化水平逐步提高,市区主干道道路17条,绿化面积18 hm~2,占道路绿化覆盖率20.3%。城区内附属绿地庭院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城区内各单位占地面积286 hm~2,绿化面积71 hm~2,平均  相似文献   
9.
在贵州省罗甸县,白粉病是麻疯树最重要、最常见的病害种类之一。病菌可侵染为害植株的任何部位包括叶片、叶柄、嫩茎、嫩果及成熟果实,导致叶片变黄、提前脱落,或导致花序败育、果实变形。形态学研究表明其病原为Oidium heveae Steim。这是国内首次报道该病原物为麻疯树白粉病的致病病原。  相似文献   
10.
云南木蠹象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对云南木蠹象雌雄成虫触角上的感器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木蠹象成虫触角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7个亚节组成.在雌、雄成虫触角上均存在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脚形感器、芽形感器、端指形感器和腔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端指形感器的数量较多;此外,雌成虫触角还有双芽形感器,雄成虫触角上还有耳形感器.与端指形感器、脚形感器、双芽形感器结构相同的感器在鞘翅目已有的研究资料中还未见报道.是新发现的昆虫触角感器.对云南木蠹象触角不同种类感器的形态、分布以及雌雄间触角感器的分布和数量差异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