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樱桃是目前北方果树栽培中效益最高的树种之一。不仅果实漂亮、营养丰富、素有"樱桃好吃"的美誉,而且成熟期除草莓外最早,被誉为"春果第一枝"。山西是大樱桃发展的新区,近几年发展很快,现在栽培面积约2 400 hm2,产量约0.5万t。在土肥水正常管理的前提下,整形修剪是大樱桃丰产栽培中的重要一环,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实现早果丰产。但许多人对大樱桃的生长结果习性不甚了解,不懂得采用适宜的树形和修  相似文献   
2.
低温冻害是影响平欧榛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不同平欧杂种榛品种(系)之间抗寒性的差异性,采用人为低温胁迫诱导,对平欧杂种榛不同品种(系)休眠期成熟一年生枝进行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配合logistic 方程进行变化曲线拟合,以计算各品种(系)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鉴定7 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抗寒性,并与田间露地越冬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平欧杂种榛各试验品种(系)电解质渗出率逐渐增大,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增幅有所不同,各品种曲线拐点温度(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6-21’(品系)-19.224℃、‘达维’-18.942℃、‘82-11’(品系)-16.630℃、‘金铃’-16.246℃、‘辽榛3号’-16.139℃、‘魁香’-15.859℃、‘84-572’(品系)-15.248℃。综上分析说明7 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抗寒性由强至弱顺序为‘06-21’>‘达维’>‘82-11’>‘金铃’>‘辽榛3 号’>‘魁香’>‘84-572’,与田间试验基本吻合,说明平欧杂种榛半致死温度可作为抗寒性鉴定评价的一个重 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电导率法测定榛子枝条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10个榛子品种(系)1年生枝条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强,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出率明显上升,其中,85-51,81-14,84-1与84-48,84-545,82-11和达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由此推测,10个榛子品种(系)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达维>82-11>84-545>84-48>84-402>82-8>84-508>84-1>81-14>85-51,与田间调查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榛子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市场经济价值较高,但由于平欧杂种榛发展时间短,可参照经验少,加之品种特性差异大,在山西省的种植过程中发现部分品种抗旱性差、生长势弱、丰产性差、果实质量低等不良表现,亟需高接改良。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高接换种试验,在高接时间、高接方法、高接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高接换种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操作简便,速度快,成活率高达95%以上,且成形快、结果早。  相似文献   
5.
从辽宁经济林研究所引入大果平欧杂种榛平欧21号,在山西省果树研究所榛子试验园栽植观察,该品系抗性强,生长旺盛,坚果长椭圆形,果实较大,单果均重2.8g,果面红褐色,有明显的沟纹,果仁饱满光洁,风味佳。果壳较薄,果壳厚度1.3mm,出仁率高达44%,果苞脱皮率为50%,宜于在山西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晋榛2号’是从‘平欧11号’实生树中选育的适应性、抗逆性均较强的优良平欧杂种榛子新品种,2014年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树姿直立,干性明显,生长势较强。5年生树基本成形,高3.25 m,冠幅2.5 m×3.0 m。雌花芽为混合芽,主要分布于1年生枝中上部。坚果长圆形,黄褐色,平均单果重2.4 g,最大3.2 g;壳面光洁,厚1.30 mm,出仁率44.0%,空壳率2%;果仁饱满、乳白色,含脂肪56.0%、蛋白质18.6%、碳水化合物8.5%,香甜可口,品质上。  相似文献   
7.
‘晋榛2号’是由‘平欧11号’实生树中选育出的适应性、抗逆性均较强的优良平欧杂种榛新品种。坚果平均重2.4 g,长圆形,果面黄褐色;出仁率44%,果仁饱满,味香甜,品质上乘,蛋白质含量18.6%,脂肪含量56.0%,碳水化合物含量8.5%。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5年进入盛果初期,每667m2产量150kg左右,第7年进入盛果期,每667m2产量为200kg左右。‘晋榛2号’适宜在山西省朔州市以南、海拔1500m以下、年平均气温6.5℃以上、最低气温-26℃以上、年降水量350 mm以上、土壤p H值在8.5以下的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早实类型核桃品种果实坚果性状及核桃仁中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性,以17个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核桃品种园内早实类型核桃新品种果实为试材,对其坚果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核桃仁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17个早实类型核桃新品种中‘金薄香6号’、‘礼品2号’的坚果性状表现突出。17个品种核桃仁中共同检测出6种脂肪酸,包括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及其他酸等。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相对总含量占到80%左右,以亚油酸相对含量最高。‘辽宁1号’核桃仁中含油量最高达78.00%,‘薄丰’的最低仅59.40%;且各品种间含油量具有显著差异性。17个早实类型核桃品种中‘扎343’的油麻比最高达12.40%,‘金薄香4号’的最低为3.50%。‘金薄香1号’核桃仁中棕榈酸含量最高达7.30 g/100 g,‘礼品2号’的最低为5.10 g/100 g。在选育油料核桃品种时,要以出油率较高且高油酸、高亚油酸、低亚麻酸含量的品种为最佳试材。经综合比较,‘礼品2号’、‘金薄香6号’、‘扎343’的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亚麻酸、棕榈酸含量较低,是比较理想的核桃油用品种,为山西省核桃油用型良种的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沼液改良煤矸石地对樱桃栽培地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樱桃树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沼液改良煤矸地对樱桃栽培地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施用沼液的处理能使樱桃树正常生长,A4(1 200 m L/m~2)沼液处理降低了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所增加,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含量均显著提高,A3(900 m L/m~2)沼液处理后土壤p H下降最多。[结论]A4(1 200 m L/m~2)沼液改良煤矸地后土壤各项指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了山西部分大樱桃园新植树死亡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选用优质苗木、适时栽植且深度适宜、避免在含盐量高及重茬建园、合理施肥、加强栽后管理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