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捕捉孢子的方法观察设施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扩散的时间和空间动态,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在温棚内扩散是随机的,不同高度孢子捕捉量没有明显差异.番茄灰霉菌分生孢子扩散主要集中在白天,从8:00到20:00,孢子捕捉量占全天总量的88.4 % ,而8:00以前和20:00以后孢子捕捉量较小,仅占全天总量的11.6% ,每日10:00 后捕孢量开始迅速增加,而16:00 后明显下降以10:00~16:00 的捕孢量最多最稳定,1d中最大捕孢量出现在12:00~14:00 时.分生孢子捕捉量与对应田间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8850,P〈0.01),因此通过捕捉分生孢子,并监测其扩散动态,预测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期及防治适期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种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腐霉利3种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热力烟雾机和烟剂的防效较好,第4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6.32%、78.36%,均显著高于喷雾方法的防效,工作效率分别提高6.5倍和14.0倍,防治成本比喷雾方法分别节省53.94%和67.73%.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结球生菜射手10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土对其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口基质土(IM)培育的结球生菜生长性状较好,高温灭菌的普通基质土(CM)培育的次之,普通基质土(ck)培育的结球生菜长势较差。  相似文献   
4.
于2011~2012年对福州地区设施茄科蔬菜灰霉病发生规律和危害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2年2月下旬至5月底是灰霉病发病高峰期;不同茄科作物发病程度存在差异,番茄和茄子发病较重,辣椒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5.
福州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州福清、长乐、连江、闽清4地设施栽培的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蔬菜作物上采集灰霉病菌147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2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福州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嘧霉胺都产生较高的抗性。腐霉利对灰霉病菌的EC50范围为0.063 4~10.057 9μg·mL-1,抗性频率平均值为76%,嘧霉胺对灰霉病菌的EC50范围为0.105 2~102.346 5μg·mL-1,抗性频率平均值为73%,2种杀菌剂抗性频率最高都达100%,其中对腐霉利高抗菌株70个,高抗频率达48%;对嘧霉胺高抗菌株79个,高抗频率达54%。从地域上看,福清、长乐、连江、闽清4地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抗性频率平均值分别为74%、73%、82%、73%和84%、82%、74%、51%,闽清县对2种药剂抗药性稍低,其他3个县市差异不大。从寄主作物看,番茄、茄子、辣椒、黄瓜上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抗性频率平均值分别为77%、73%、73%、78%和74%、73%、67%、76%,4种寄主上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抗性频率差异不大。不同寄主间的发病程度与抗药性大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