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究CYP21A2基因在鸡中的遗传多样性,对25个地方鸡品种的CYP21A2基因外显子1序列进行目标捕获测序,以红色原鸡(Gallusgallus)为标准基因库,并用MEGA6软件对25个鸡种CYP21A2基因外显子1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筛选CYP21A2基因外显子1的SNPs位点和Indels位点,以及氨基酸对应的变化,最后运用邻接法构建进化树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25个品种中有2个SNPs位点和1个Indels位点;在36bp处的SNP1,由G→C,为同义突变;在119bp处的SNP2,由G→A,为错义突变,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突变为精氨酸;聚类分析显示25个鸡种大致分为3类,其中AA鸡单独为一类,安卡鸡、SPF来航鸡和广西黄鸡等12个鸡种聚为一类,其余12个鸡种聚为一类,表明AA鸡CYP21A2基因外显子1为单独起源。综上分析,我国地方鸡品种中CYP21A2基因外显子1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抗病性和免疫能力不同的鸡品种间存在差异,提示其与我国地方鸡种的先天免疫功能和抗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胎次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曲线及其拟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2000~2007年度147头中国荷斯坦牛1~5胎次(333个)完整泌乳期记录,分析了各胎次月平均产奶量和累积产奶量的变化规律,用Wood模型对月平均产奶量泌乳曲线,用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及S型模型对累积产奶量泌乳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第1胎各泌乳月平均产奶量上升慢,泌乳高峰低,下降也慢,而第2~5胎各泌乳月平均产奶量上升快,泌乳高峰高,下降也快;各胎次累积产奶量泌乳曲线基本类似,第1、5胎产量低,2、3、4胎产量高;Wood模型对1~5胎次各泌乳月平均产奶量泌乳曲线拟合度分别为0.152、0.054、0.036、0.001、0.089;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对不同胎次累计产奶量泌乳曲线拟合度均在0.7以上,S型模型对各胎次累计产奶量泌乳曲线拟合度均大于0.8。  相似文献   
3.
小肽营养素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中国荷斯坦泌乳牛32头,随机分成4组,A组(对照组)为基础精料日粮组,B、C、D组为基础精料日粮分别添加0.1%、0.3%和0.5%小肽营养素处理组.预试期7 d,正式试验28 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0.3%、0.5%小肽营养素处理组,每头奶牛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21 kg、1.50 kg、1.43 kg,且差异达极显著(P<0.01);添加小肽营养素后,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有随小肽营养素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添加0.1%、0.3%、0.5%小肽营养素处理组,每头奶牛平均日净增效益分别为2.51元、2.85元和2.40元.从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以基础精料中添加0.1%~0.3%小肽营养素为宜.  相似文献   
4.
用尼龙袋法测定几种牧草在奶牛瘤胃内的降解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尼龙袋法作为评定饲料中营养物质降解率的一种手段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重视,许多学者多用此法测定各种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降解率.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同时,从国内的相关试验和一些国外报道中可以看出用瘤胃瘘管-尼龙袋法测定日粮的消化率与全收粪法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试验采用瘤胃瘘管-尼龙袋法测定几种牧草的降解率,探讨牧草营养成分在奶牛瘤胃内的降解规律,为牧草品质的评价和牧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添加高能饲料对乳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研究保护性脂肪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天平均泌乳量提高2.75 kg,乳脂率提高7.95%,乳固体物质提高4.12%,对乳蛋白、乳糖影响不显著;对血液成份没有影响,同时添加保护性脂肪能迅速恢复乳牛的身体状况,提高乳牛的发情率及受胎率,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小麦秸秆氨化中尿素氮水平对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秸秆分为4组,分别用含量为0%、4%、5%和6%的尿素进行缸贮,温度在20℃以上时密闭2~3周后,分别取样,对样品进行干物质含量、粗灰分、粗蛋白、pH值、氨态氮、ADF、NDF、粗纤维、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测定,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①氨化处理可使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4%~6%,使秸秆的粗蛋白含量超过了反刍家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8%的限定值;②氨化处理可使秸秆的pH值得到显著提高;③尿素的含量越高,氨态氮的含量越高;④氨化处理后,可使秸秆中的挥发性脂肪酸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奶牛的子宫扭转是指整个子宫、一侧子宫角或部分子宫角围绕自己的纵轴发生扭转的一类疾病。该病一般发生于体格健壮缺乏运动且胎儿重量较大的妊娠奶牛,常在妊娠后期临产前,有两种情况:(1)奶牛因腹痛而起卧转动时,由于胎儿过大不能与腹部一同转动而引起一侧子宫扭转;当奶牛子宫张力不足、出现子宫壁松弛时也容易发生子宫扭转。(2)剧烈运动、跌倒、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也能奶牛子宫扭转。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有保守矫正法、翻滚法和单侧手术法等,但上述方法均有不足:保守矫正法治愈率较低,翻滚法不仅治愈率较低,还要投入大量人力,处理不慎还会导致母子俱亡的医疗事故;翻滚法连续3次无效时需采用单侧手术疗法,该方法较保守疗法治愈率高,但该法单侧切开腹壁,术者将子宫旋转180度难度较大,成为手术治疗该病的瓶颈。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本文介绍一例运用双侧切开腹壁手术疗法成功治愈子宫扭转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可以持久性存在于环境中,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功能广泛传播于菌群之间,携带有抗性基因的细菌最终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难以治愈的细菌性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该文主要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污染这一问题,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畜禽养殖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污染现状、产生和传播机制以及消除技术等进行了综述,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hysically effective netural detergent fiber,peNDF)使奶牛采食和咀嚼活动改变,并通过调节瘤胃有机酸、pH和微生物活动等对瘤胃发酵进行调控,对防止瘤胃亚急性酸中毒等疾病、稳定产奶量和乳脂率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peNDF指标在奶牛生产中的研究,为其作为奶牛饲料营养配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选取健康的一胎泌乳母牛20头,按照泌乳月、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加微生态制剂。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奶牛微生态制剂能提高其生产性能,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