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高黎贡山野生蔬菜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了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提出了开发野生蔬菜资源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蛋黄果果园覆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怒江坝7龄蛋黄果果园进行生草法(种植白喜草、铺地木兰)、覆草法(覆盖玉米秸秆、木豆枝叶)果园覆盖的田间试验,经过2004~2005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果园覆盖处理在最干、热的5~6月,能明显降低果园空气和土壤温度,减小温差,提高相对湿度,生草处理的效应>覆草处理;提高和保持雨后土壤较高的含水量,覆草处理的效应>生草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覆草处理的效应>生草处理。而观测的环境因素变化,有利于蛋黄果在严重干、热季节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云南热带亚热带的自然气候特点、果树产业现状及主要分布,分析了云南热带亚热带果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高原香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山地机械利用率来降低生产成本;多渠道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改变病虫害防控观念,加强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调节香蕉上市时期,打造香蕉品牌;加强建设销售网络,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的香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3种不同的抽样调查方式,对云南省荔枝生产区进行全面调研。概述云南荔枝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怒江低热河谷芒果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怒江低热河谷野生芒果资源调查分析认为:该区野生芒果资源可分为野生种、半野生种、半栽培种、栽培种4个类型,其分布表现出小分散大集中的特点,集中分布在海拔700~900m地带;怒江低热河谷是芒果原产地之一;潞江三年芒是通过自然或当地农民长期筛选培育的地方性优良品种,也是从野生芒果长期自然演化及人工选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微生物的影响,明确植物覆盖改善蕉园土壤质量的效果,为植物覆盖在香蕉可持续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传统种植方式(裸露土壤)为对照,以自然生杂草和种植豆科植物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DC.)Urb.]为植物覆盖处理,分析植物覆盖对云南省蕉园土壤质量和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植物覆盖可有效提升蕉园非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自然生杂草和豆科植物覆盖处理分别较裸露土壤对照显著增加24.80%~39.62%和31.63%~89.54%(P<0.05,下同),但对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较小.植物覆盖显著影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酶活性,与裸露土壤对照相比,自然生杂草和豆科植物覆盖处理的根际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40.32%~52.92%和9.21%~43.10%,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5.88%~26.94%;非根际土壤的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26.82%~114.98%、19.85%~65.77%和22.52%~33.82%;与香蕉定植前相比,植物覆盖明显提升了根际土壤的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提升了非根际土壤的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植物覆盖影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香蕉定植前相比,蕉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植物覆盖显著影响非根际土壤的碳氮功能拷贝数,与裸露土壤对照相比,固碳微生物(cbbL-R)、固氮微生物(nifH)、氨氧化古菌(amoA-A)和氨氧化细菌(amoA-B)的碳氮功能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55.97%~69.28%、39.60%~46.36%、16.52%~379.39%和23.98%~48.15%,但对根际土壤的影响较小.[结论]植物覆盖能有效提升蕉园土壤质量,特别是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碳氮功能基因拷贝数等指标,而对根际土壤影响较小.不同覆盖处理中,豆科植物覆盖效果优于自然生杂草覆盖.  相似文献   
8.
蛋黄果(Lucum anerbosa)又名蛋果,为山榄科果树,原产古巴和南美洲热带地区,外形美观,营养丰富,可鲜食或加工成果肉、果酱、果酒、果粉,为消费者所喜好。现在世界各热带地区均有栽培,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大部分热区有零星种植。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从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怒江流域小粒咖啡园的杂草情况,以期为杂草防除、提高小粒咖啡种植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12年7~8月对怒江流域的小粒咖啡园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怒江流域小粒咖啡园杂草有69种,分属21科,主要危害类型以竹节菜+千金子、香附子+三叶鬼针草+牛筋草、白茅+胜红蓟+飞机草及胜红蓟+马唐为主。优势杂草有香附子、竹节菜、千金子、马唐、白茅、三叶鬼针草、胜红蓟、飞机草、牛筋草及小藜等10种。[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怒江流域小粒咖啡的种植及其杂草防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豆科绿肥接种根瘤菌能显著提高豆科绿肥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增加土壤微生物,增加豆科绿肥的年固氮量,提高豆科绿肥与禾本科牧草的鲜草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豆科绿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