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筑糯2号糯玉米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筑糯2号糯玉米是以ZS31和C11-4两个自交系配制的杂交种。属大穗、白粒型糯玉米,糯性强、皮薄、口感好,一般667m^2产鲜果穗1000kg左右,播种至采收鲜果穗的生育期62-119天。  相似文献   
2.
3.
以包含11个早熟自交系的共24个自交系及由它们配成的含有正、反交组合的116个单交组合(1991年)和122个单交组合(1992年)为材料,研究了玉米早熟性及产量与有关性状的相关性、早熟性的遗传特点。结果为单交组合生育期与其小区产量呈正相关,但也有个别组合表现既早熟又较高产的,单交组合生育期与其株高、单株叶数均呈正相关,单交组合单株籽粒产量与株高、行粒数、百粒重呈正相关,与穗行数基本无相关;杂交组合生育期多数介于双亲生育期之间,并稍偏晚熟亲本,早熟的显性度为0.22(1991年)和0.37(1992年),杂交组合F_1生育期与双亲生育期平均敷(x)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0.9 1.17x;早熟性的正、反交组合之间不存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甜糯玉米筑甜糯131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筑甜糯1313系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用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选育的遵三糯31和甜糯双隐性自交系My 13分别作母本和父本组配而成的甜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是新类型的鲜食杂交玉米,在多点试验中表现品质优、熟期适中、产量高、抗性较好。本文主要介绍筑甜糯131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筑黄3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对玉米新品种筑黄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筑黄3号新品种的产量主要决定因素是密度和肥料,其次是穗肥的施用时间.最高产量组合是A3B4C2D1,从节约成本出发应优先选择A3B4C2D2处理组合,即每667 m2种植3 800株,施尿素59.78 kg、磷肥291.67 kg、氯化钾16.67 kg,穗肥施用时期最好在12叶期施用.  相似文献   
6.
筑糯5号糯玉米是以金矮70和ZS31两个自交系分别作父本和母本组配的杂交种.糯性强、皮薄、口感好,一般公顷产鲜果穗15000kg左右、产干子粒约6750kg,播种至采收鲜果穗的生育期71~112d,出苗至子粒成熟的全生育期115d左右.株型较好,抗倒性强,子粒白色、硬粒。  相似文献   
7.
筑黄1号是贵州省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200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贵州全省种植.  相似文献   
8.
9.
傅同良  李承涛  张厚平 《种子》2004,23(5):67-68
筑糯1号、筑糯2号、筑糯5号是贵州省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育成的优质高产糯玉米杂交种,2000年先后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筑糯5号于2002年还通过国家审定.3个品种已在我国南方十多个省(市、区)示范推广2万余公顷,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结构的调整,筑糯几个杂交种的种子需求量将大为增加.经过我们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高产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傅同良  李承涛  张明  刘先友  张厚平 《种子》2007,26(12):95-96
筑黄1号是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1998年用自育系筑S37-97和SL97-6分别作母本和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01~2002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514.2kg/667m2,比对照增产7.3%;据农业部检测中心检测,容重771g/L,粗蛋白10.74%,粗脂肪5.05%,粗淀粉73.77%,赖氨酸0.29%;生育期与兴黄89-2相当,果穗大,综合性状好,抗倒性、抗病性强。采用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经专家组对其中连片的8.3hm2验收,平均单产达737.2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