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牛的尿血(血尿)是泌尿系统发生出血性疾病的共同症状,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一般分为肾性血尿、膀胱性血尿和尿道性血尿。 病因:主要见于肾炎、肾损伤、肾结石、膀胱炎、膀胱损伤、膀胱肿瘤、膀胱结石、尿道炎、尿道损伤及其它疾病如败血症。中医认为,尿血是由于膀胱积热而引起。 症状:血尿的共同症状,是尿呈茶褐色、深红色或黑色,不透明,静置后有多量的红色沉淀物。肾性血尿的特点是血液和尿液均匀地混合,一次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中气肿疽梭菌细胞毒素CctA基因的参考序列,采用PCR方法扩增细胞毒素CctA基因。在将该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细胞毒素CctA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功能域、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及抗原表位等重要参数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参考序列(JQ692583)相比,存在3处突变,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4%;CctA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8.00,不存在跨膜区和信号肽序列,二级结构以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主要有4个抗原表位区域。本研究为CctA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气肿疽梭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合成肽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农废热解液与多菌灵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协同防病、减农药以及水稻的增产作用,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盆栽、大田防病试验。结果表明:2.5mL/L的农废热解液与多菌灵混配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2.5mL/L农废热解液与0.4和0.667g/L多菌灵混配时抑菌率分别比1.667g/L高5.86%和8.05%,并减少了多菌灵使用量76.00%和59.99%。盆栽和大田防病试验结果表明,2.5 mL/L农废热解液与0.4和0.667g/L多菌灵混配时不仅显著减少多菌灵使用量,还比1.667g/L多菌灵单独使用时的防效基本一致或更高,并且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用农废热解液喷晒处理的水稻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81%、27.81%、94.84%和9.6%。  相似文献   
4.
重回缩修剪对龙眼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交叉封行的大乌圆龙眼树(8年生)进行重回缩修剪,重剪后用167mg/LPP333溶液调节树体生长,冬季喷施450mg/L乙烯利控梢促花,研究其对龙眼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重回缩修剪后,大乌圆龙眼叶片的乙烯、IAA含量下降,GA3、ZT含量增加,而对ABA含量影响不大;重回缩修剪后施PP333,叶片乙烯、IAA和ABA含量增加,GA3、ZT含量下降。在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重回缩修剪树叶片内源激素处于较高GA3、较低ZT水平,据此认为这是导致龙眼重回缩修剪树难以花芽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高接换种是实现杧果品种更新换代,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广西百色杧果产区,最常用的杧果高接换种方法是:采果后对主枝或副主枝短截修剪促发新梢,翌年在新梢上进行嫁接换种,虽然嫁接成活率高,但高接树要间隔1 a后才能挂果.  相似文献   
6.
花后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台农1号杧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杧果坐果率与开花后温度和湿度条件的关系,以台农1号杧为试材,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了80个温度和湿度自变量与不同时期坐果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花后14d的坐果率受温度和湿度条件影响最大。(2)花后7d两性花坐果率与花后1~6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直线线性负相关,与花后1~2d、1~4d、1~6d的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最低温度、>10℃积温无显著相关关系。(3)花后14d坐果率与花后6~10d的平均最高温度、4~10d平均温度、2~10d平均最低温度、4~14d>10℃积温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相关;与花后1~14d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呈显著的多项式线性相关;与花后1~14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的直线线性负相关。(4)花后25d坐果率与花后1~10d的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10℃积温以及花后1~14d平均最高温度呈显著的多项式线性相关。(5)有利于花后14d坐果的花后4~14d的下限平均温度为20.6℃,最适温度为24.7℃。  相似文献   
7.
敦化市每年大约有5,000头退役牛,这些牛都以菜牛供给市场,出肉率30%左右,肉不鲜美。为提高退役牛的出肉率和肉的质量,我们进行了短期育肥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试牛来源从当地市场购退役公牛和去势公牛,年龄在10岁左右,共15头,均属健康牛。试验方法分三组,每组5头。A 组喂给酒糟、精料和稻草;B 组喂给酒糟和稻草;C 组为对照组,按当地散放只喂稻草的方法。三组同养在一舍内。舍温0℃左右,光线、通风良好,试验期均不运动,试验前普遍驱虫,预试期7天,由1984年11月30日至1985年1月30日结束,共60  相似文献   
8.
9.
提高乌鸡育雏成活率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鸡是珍贵家禽,其肉质细腻,脂肪含量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特别是药用价值高,对妇科疾病有其独特的疗效,是制作“乌鸡白凤丸”的好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在进行果树资源调查中发现一株品质优良的龙眼实生单株,经1993-1998年连续观察及高位嫁接试验表明该单株无性繁殖后代遗传性状稳定。其植株形态与我国主栽龙眼品种‘石硖’相似,但叶片和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和种子明显不同,果肉有浓郁蜜香味.品质优于‘石硖’。2000-2005年同工酶和分子标记技术分析表明其为一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