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芦笋新品系97~2是从“潍坊芦笋”中选择优良变异雌株、优良雄株经采用无性和有性技术相结合而选育的杂交一代。该品系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深绿,年生育期203d左右。定植第四年鲜笋平均茎粗1.4cm、长29cm,第一分枝高度45.7cm,笋条直,粗细均匀,质地细嫩,头部包裹紧,营养丰富,比其他芦笋早采收4~6d,在临夏地区栽培定植第四年亩产量可达800kg,比“潍坊芦笋”增产45%以上.比UC800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2.
农民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广大农民以家庭承包的经营方式,按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的农村经济发展组织,是农村农户发家致富的带头人,是加快农村发展经济的有效载体,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芦笋学名石刁柏,其嫩茎鲜美芳香,味微苦,富含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具有防癌、抗癌、抑制高血压的作用,对心脏病也有一定疗效。经培土软化采收的嫩茎叫白芦笋,不培土嫩茎见光后采收的是绿芦笋。白芦笋色泽洁白,光直无斑;绿芦笋青绿色浓,条型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目前国内外市场畅销不衰。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我们于2003年引进芦笋杂交新品种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不同区域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保护地、川水和高寒阴湿地区均可种植,一般产量在12000kg/hm^2以上,产值在60000元/hm^2以上。同时也总结出了配套的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于2005年对从山东农科院引进6个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冠军、88-5改良系、新品种B,三品种表现笋条直、粗细均匀,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在临夏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近年来,临夏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科技有了较大提高.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经济结构得到较大幅度的调整.农业产业、品牌农产品,规模区域经济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开展了芦笋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以冠军、88-5改良系、硕丰表现产量高,抗寒性强,无病害,经济性状、商品性状好,适宜临夏高寒阴湿地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芦笋留不同母株数采笋试验,选择出芦笋定植第二年在采笋时留母株数为5株~6株产量较高,定植第三年在采笋时留母株数为3株~5株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正>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多年生雌雄异株宿根植物。在我国北方种植品质好,病虫危害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芦笋种子多为进口或我国南方品种,其价格高、种子杂而不适应北方地区种植,严重制约了我国北方芦笋生产的发展,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从1987年开始芦笋育种工作,通过采用有性和无性繁殖技术相结  相似文献   
9.
正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e)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在西方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国际癌症病友协会研究认为,它对膀胱癌、肺癌、皮肤癌和肾结石等有益。芦笋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质量优于普通蔬菜,经常食用能预防心脏病、高血压、心动加速、疲劳症、水肿、膀胱炎、排尿困难等症。目前,世界上至少有61个国家生产芦笋,总面积大约21.8万hm2。  相似文献   
10.
北方川塬灌区土地肥沃,光热、劳动力资源充足,灌溉便利,发展高产高效立体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目前,地膜玉米已成为该区的主栽作物,但单种玉米土地利用率不高,一年一熟且产值低,农民摆脱不了贫困的现状。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在属北方川塬灌区的临夏州东乡县河滩乡和临夏市城关镇试验示范地膜玉米套种甘蓝、甘蓝收后复种食用菌的种植模式,使每667 m2 地膜玉米产量达到800 kg,甘蓝产量2 500 kg, 食用菌产量1 500kg 以上,合计每667 m2 产值超过7 100 元,除去用工费用1 512 元,肥料农药费用300 元,种子、甘蓝苗、棉籽壳、菌种等费用1 500 元,合计每667 m2 纯收入3 248 元,达到单种玉米(820 元)的4 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