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不同来源大豆种质为材料进行基因组SSR分析,探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旨在为科学评价大豆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当取样比例相同时,湖北大豆的遗传丰富度显著高于湖南大豆,但两省大豆遗传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取样量相同时,利用随机取样法比较,湖南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湖北,而利用聚类取样比较,两省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在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同情况下,湖北大豆的遗传丰富度显著高于湖南大豆。取样数与三个遗传多样性评价参数(等位变异数、Shannon指数、He)之间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相关。以湖南大豆为例,估算出在大豆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中,至少需要50~60个样本,即占总体9.0%~10.8%的取样比例,才能代表总体的遗传变异。提出在评价大豆遗传多样性时,应用大豆样本数对其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建议将Shannon指数计算公式改为H=-lnN ∑Pi lnPi (N为样本数)。根据修正公式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大豆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湖南大豆。  相似文献   
2.
爆裂玉米是一种用于生产爆米花的重要经济作物。爆裂玉米的主要育种目标是在保证膨爆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抗性等农艺性状。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爆裂玉米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解析。分子育种策略是将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传统育种策略相结合,在未来的爆裂玉米品种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爆裂玉米不同性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总结,为我国爆裂玉米分子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申科糯601’是以SWL05为母本,SWL1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新品种。为更好地推广该品种,以‘申科糯601’为研究对象,对其产量、营养成分、综合农艺性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申科玉(东南区)鲜食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中,2020年,‘申科糯601’平均鲜穗产量12 310.5 kg∕hm2,2021年,平均鲜穗产量12 505.5 kg∕hm2;该品种生育期77.7 d左右。品尝品质综合评分87.6分,皮渣率9.5%,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百分比为97.9%。营养成分分析显示,‘申科糯601’的叶酸含量为218.82μg∕(100 g),维生素C含量为1.063 mg∕(100 g);VE总含量是0.284 mg∕(100 g),包括δ-VE、γ-VE和α-VE,其含量分别是0.009、0.205、0.070 mg∕(100 g);叶黄素、玉米黄质和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是1.403、0.057、0.003 mg∕(100 g),赖氨酸含量为0.35 g∕(100 g),比对照高40%,微量元素K、P、Mg、Ca、Fe、Zn、Na、Al、Cu、Mn、Ni、Cr和Co的含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黄瓜Gl基因的初步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黄瓜有毛野生类型S06(GlGl)和无毛突变体(glgl)作为亲本,对其后代F1和F2进行遗传分析.在F1代中,叶片均表现有毛,有毛为显性;F2代出现有毛无毛分离,比例经χ2检测差异不显著,符合孟德尔遗传3:1比例.表明黄瓜的有毛无毛性状由一对核基因控制,有毛性状(Gl)对无毛性状(gf)为显性.用SRAP标记结合分离群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进行黄瓜果刺形成基因定位.利用16条正向引物和22条反向引物(共352个组合)进行多态性筛选,找到2个与Gl基因连锁的显性标记分别是ME6EM5和ME230D15,均位于Gl位点同一侧,与Gl的连锁距离分别为3.6 cM和12.9 cM.  相似文献   
5.
‘申科甜811’是以SHL10为母本,SHL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黄色甜玉米新品种。株形半紧凑,株高223.9 cm,穗位高71.9 cm,成株叶片数17片。果穗筒形,穗长19.7 cm,穗粗5.1 cm,平均穗行数18行,穗轴白。籽粒紧密饱满,皮渣率13.6%,水溶性总糖12.9%,还原糖3.2%。百粒鲜质量33 g。平均产量15 570 kg·hm-2。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南方锈病。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来源大豆种质为材料进行基因组SSR分析,探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旨在为科学评价大豆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当取样比例相同时,湖北大豆的遗传丰富度显著高于湖南大豆,但两省大豆遗传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取样量相同时,利用随机取样法比较,湖南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湖北,而利用聚类取样比较,两省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在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同情况下,湖北大豆的遗传丰富度显著高于湖南大豆。取样数与三个遗传多样性评价参数(等位变异数、Shannon指数、He)之间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相关。以湖南大豆为例,估算出在大豆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中,至少需要50~60个样本,即占总体9.0%~10.8%的取样比例,才能代表总体的遗传变异。提出在评价大豆遗传多样性时,应用大豆样本数对其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建议将Shannon指数计算公式改为H=-lnN ∑Pi lnPi (N为样本数)。根据修正公式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大豆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湖南大豆。  相似文献   
7.
以329份来源广泛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在苗期进行淹水处理,测定耐淹水相关指标,利用Farm CPU模型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挖掘玉米苗期耐淹水性状的关联位点。结果表明:玉米苗期淹水处理组与对照有较大差异,各个性状的变异系数普遍偏高,且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共检测到49个显著关联位点,其中与SPAD值和株高相关的显著位点较多。依据这些显著位点共预测到18个基因,其中与SPAD值有关的基因有7个。本研究可为解析玉米苗期耐淹水分子机制和培育耐淹水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与耐淹水新种质。  相似文献   
8.
玉米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基因组对于玉米的遗传研究和改良至关重要。2009年,第一个玉米参考基因组B73的基因组序列公布,预示着玉米基因组时代的开始。在过去的14年里,从热带种质玉米到温带种质玉米,从粮食玉米到鲜食玉米,已经有51个玉米基因组发表。重要的是,其中有50个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级别的组装。这些玉米基因组序列的公布极大地推进了玉米的遗传育种研究。本文总结了玉米基因组测序研究的进展以及构建泛基因组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利用18个SSR标记和3个SCAR共显性标记,分析了177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旨在阐明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遗传和育种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所有种质中共得到等位基因51个,平均每个位点为2.42个。177份种质资源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24~1。聚类分析的结果将资源划分为5大类,大部分旱黄瓜被划分在第1类中;多数的华南类型和加工型黄瓜被划分在第2类中;Concombre vert long和西双版纳本地山黄瓜被单独划为第3类;另外,1个收集于韩国和2个收集于美国的种质,分别为韩3,Burpless Hybrid,Muncher为第4类;大部分华北类型种质为第5类。欧洲温室型没有单独被划出来。在育种上,有利于鉴定有价值的优良亲本的亲缘关系,为现阶段黄瓜育种实践中减少杂交组合选配盲目性,提高品种质量及育种效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取苏玛栎成熟大树基部萌条进行离体培养,利用无菌苗茎段成功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进一步诱导出子叶期的体细胞胚胎。试验结果表明:苏玛栎茎段置于添加2 mg/L 2,4-D和0.2 mg/L KT的MS培养基上,黑暗培养30 d后,诱导出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添加3 mg/L BA和0.5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黑暗培养40 d,有利于胚性愈伤的增殖;转入添加0.5 mg/L ZT和0.1 mg/L NAA的MS培养基中,黑暗培养60 d后,原胚团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发育至子叶胚阶段,但诱导率最高仅为10%。本研究为苏玛栎种质资源保存、无性繁殖和遗传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