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缓控释肥料通过控制肥料养分的释放速度,只需一次性基施,就可以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达到肥效均衡持久,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省劳力,增产增收的目的。但缓控释肥料是一种新型肥料,不同作物上缓控释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还不是特别清楚,施用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特此设立了该试验。  相似文献   
2.
水稻有机肥替代化肥及减肥增效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肥配合化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作用。与不施肥、单施有机肥和习惯施肥相比,每667m~2产量分别提高289kg、74kg和98kg,增加收益550.1元、71.3元和122.7元;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目标实现,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结球甘蓝有机肥替代化肥田间试验示范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商品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与测土配方施肥在结球甘蓝上的应用效果,并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LSD显著性检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性,降低降低土壤容重,缓解土壤板结现象,其增产效果与测土配方施肥基本相当,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目标实现,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钟祥市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50万亩,常年化肥施用量10万t(折纯,下同),每亩平均化肥用量28.6 kg,比测土配方施肥确定的每亩22 kg的最佳施肥量高6.6 kg,相当于每年有2万余t的化肥因为过量施用和施肥方法不合理残留在农田中或流入  相似文献   
5.
对无土栽培的发展作一概述,总结了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与不足,具体介绍了无土栽培技术要点及其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促进无土栽培技术快速发展,在现代化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在钟祥市土壤上小麦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用量及配比,2013~2014年布置小麦3414试验,研究当前推荐氮肥用量(N 150 kg/hm2)、磷肥用量(P2O575 kg/hm2)、钾肥用量(K2O 90kg/hm2)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施肥增产效果显著(不施氮除外),平均增产量为369.6~3 671.9 kg/hm2,增幅为40.5%~402.1%。施肥增加毛收入776~7 711元/hm2,增加投入666~1 551元/hm2,产投比为1.17~7.73,纯收入110~6 304元/hm2。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为13.3~21.5,P2、P3的农学利用率为2.9、5.9。结果表明,在平衡施用其他大量元素养分的条件下,施用氮对小麦增产起到一定作用,磷肥对小麦增产作用有限,钾肥对小麦增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8.
硅是水稻生命活动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对水稻的产量形成有很大影响。据报道,现在硅肥已成为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水稻生产中的大宗肥料之一。我国对硅肥的研究与应用也正在引起重视。近几年,湖北省钟祥市很多农户也反映水稻施硅后抗倒伏、抗病虫,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应用面积逐年扩大。本试验旨在进一步探讨施硅肥对钟祥市水稻生长发育、抗性、产量的影响,检验本地主推硅肥品种的效果.确定合理的施用方法与施肥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硅肥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与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洋梓镇洋梓村。供试土壤为丘陵黏性水稻土,田块平整,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为小麦,平均单产380kg/亩。试验地上年土壤养分测试值为有机质28g/kg,碱解氮122mg/kg,有效磷13.9mg/kg,速效钾126mg/kg,有效硅213mg/kg,pH6.4。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制,它能强烈地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延缓作物生长,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油菜、花生、大豆等作物。特别是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多效唑更是以其独特的功能被人们逐步接受。根据各地资料介绍,结合笔者制种实践,现按不同的用药时间将多效唑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方法及其作用分别介绍如下: 1 浸种至幼苗期 此段时间用药,主要目的是培育矮壮蘖秧,增穗增粒,节省用种。但同时伴有分蘖提早、抽穗推迟的趋势,安排错期时应予注意。一般在对父母本同时施药的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明确“水稻-再生稻”体系施用专用肥对产量、产量构成因子、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水稻-再生稻”的轻简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点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T1)、当地农民习惯施肥(T2)、专用肥(T3)等3个处理。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氮、磷、钾养分含量,从而计算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结果】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与T1相比,9个试验点的T2处理头季稻和再生稻平均增产56.0%和89.4%;T3处理平均增产75.3%和108.9%;与T2相比,T3处理头季稻、再生稻以及两季总产量分别增加了1006 kg/hm2、356 kg/hm2和1362 kg/hm2,增幅分别为12.4%、10.3%和11.8%。T3处理相较于T2处理,每穗粒数增加了20粒,增幅达到10.5%。养分吸收结果显示,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头季水稻地上部氮(N)、磷(P2O5)和钾(K2O)的积累量分别增加了7.4%、6.8%和10.2%;再生季分别增加了5.9%、16.6%和24.4%。不同试验点T3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均有提高的趋势,与T2处理相比,最高分别增加25.3%、93.8%和143.7%。在9个试验点,纯收入平均提高了6.19×103 元/hm2。【结论】专用肥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稻谷产量,增加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