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林生物质材料基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为原料制备水凝胶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它们通过氢键、静电力及化学键合等结合方式如何制备水凝胶三维网络结构,以及这些水凝胶在生物医药、组织工程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低糖果酱在加工、储存过程中易褐变、营养成分VC损失较大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和VC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3%茶多酚、0.3%壳聚糖、0.4%植酸和0.3%EDTA复合抑制剂对抑制褐变和提高果酱中VC的保存率效果显著。生产出的果酱色泽、风味和营养等方面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3.
分析楸树的品质性状遗传变化规律,选出优良无性系,为楸木人工林种质资源选育和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 6个不同无性系楸木的化学成分、密度和纤维形态特征,并对不同无性系的部分木材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洛楸5号苯醇提取物含量最少,综纤维素、半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最多,纤维宽度最宽;洛楸1号木质素含量最少;洛楸3号...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缓解木材资源供求紧张的局面,采用毛竹竹叶剩余物制备竹叶基活性炭,应用于染料污染的水环境治理.以经乙醇提取后的毛竹竹叶剩余物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通过不同炭化温度(500,600和700℃)制备竹叶基活性炭.通过竹叶基活性炭吸附刚果红的试验,考察其在不同吸附...  相似文献   
5.
为了利用溶解浆在生产粘胶纤维时废液中的半纤维素,用杨木未漂浆和漂白浆为原料,通过碱处理提取半纤维素,并用梯度乙醇沉淀的方法制备出10组半纤维素。采用高压液相、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技术对半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浆料通过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沉淀出的半纤维素,其结构均以木糖为主链,半纤维素中木糖质量分数高达100%。红外光谱及XRD结果显示,10组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结晶度均相似,随乙醇体积分数的提高,半纤维素中糖苷键逐渐减少。由热重分析可知,半纤维素在700℃时固体残留量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增加。其中,75%乙醇沉淀出的半纤维素,在温度至700℃时,最高固体残留率为36.2%。  相似文献   
6.
以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爆破法进行预处理并对爆破前后化学组成和纤维形态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GC-MS技术对爆破后的降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蒸汽爆破预处理使得半纤维素含量大幅度降低,纤维素含量相对增加,木质素含量稍有变化;(2)爆破后纤维长度降低,纤维表面明显有碎片和裂纹,爆破后的纤维相对结晶度明显提高;(3)毛竹爆破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共鉴别出以戊二酸二乙酯为主的32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废报纸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废报纸为原料,通过氮气(N2)保护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质炭,并探讨废报纸基生物质炭对铜离子(Cu2+)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制。  方法  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等对生物质炭进行表征。  结果  所制备的生物质炭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211 m2·g-1),有利于从水中去除Cu2+。生物质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热解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的芳香性、比表面积、pH和灰分含量逐渐增加,而氢、氮和氧含量下降。同时进行批量吸附试验,分析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不同吸附温度对生物质炭吸附容量的影响。热解温度为400、500、600℃的生物质炭在30℃、pH为5.0的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07、115和138 mg·g-1。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吸附过程,表明在此吸附过程中,化学吸附是限速步骤,吸附发生在吸附剂内特定的均相位点(单层吸附)。通过热力学模型计算所得ΔHo为正值,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此外,生物质炭的吸附机制包括沉淀作用、离子交换、π-π作用和络合反应。  结论  本研究以废报纸为原料,所制备的生物质炭是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的、高效的Cu2+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8.
应用创新的“三即时”、“饱水土培”技术措施,研究不同品种的沙棘硬枝插穗的生长调节剂应用、育苗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及移栽时期与移栽成活率的关系,并且调查移栽后苗木的苗高和新梢长度,旨在为提高沙棘扦插成活率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00 mg/L ABT生根粉浸泡4 h处理对硬枝插穗效果最好,可使‘首都’扦插成活率达到89.67%,使‘蒙俄杂14’达到93.67%;田土+有机肥(3︰1)作为扦插基质可以显著地提高硬枝扦插成活率,提高幅度最高达到50%;生根后20天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扦插苗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移栽后75天,‘首都’和‘蒙俄杂14’的苗高分别达到23 cm和19.5 cm;新梢长分别为21.2 cm和18.1 cm。  相似文献   
9.
应用三即时的饱水土培技术,研究了影响沙棘扦插成活率的本质性因素,探讨其与扦插成活率之间的关系及规律,从而为提高沙棘扦插成活率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树势强、抗逆性强的品种扦插成活率较高,蒙俄杂14的2年硬枝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91.67%,首都的嫩枝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88.33%;随着树龄增大,成活率呈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东北扁核木组织培养最适宜的初代、继代和生根培养基。[方法]以东北扁核木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BA、NAA和GA3,探讨不同培养基对东北扁核木芽诱导、增殖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IBA浓度对东北扁核木初代培养的启动率影响显著,6-BA浓度和GA3浓度的影响不显著,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IBA浓度、GA3浓度、6-BA浓度;6-BA浓度对其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影响显著,IBA浓度和NAA浓度的影响不显著,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6-BA浓度、IBA浓度、NAA浓度;IBA浓度对其生根培养的生根指数影响显著,NAA浓度的影响不显著,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IBA浓度、NAA浓度。[结论]东北扁核木组织培养最适宜的初代、继代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6-BA+0.2 mg/L IBA、MS+1.0 mg/L 6-BA+0.1 mg/L IBA和1/2 MS+2.0 mg/L IBA+0.1 mg/L N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