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是提高畜牧业产品质量、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对桐乡市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进行调研,并针对本市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宝鸡小麦种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陕西宝鸡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趋势大致相似,总的特点是增暖,这种增暖又主要表现为冬暖;通过气候变化对构成小麦产量三要素的影响分析,揭示这种气候变化对目前小麦生产的利与弊,如何根据目前气候变化,利用其有利因素,减少或避免危害,对小麦获得丰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宝鸡市干旱原因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960-2006年宝鸡地区各县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计算了各县历年各月湿润指数(m),剖析宝鸡干旱发生的气候规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宝鸡干旱发生频繁,个别年份比较严重和空间分布不均,季节性和持续性明显的特点,提出了防御对策,科学有序应对旱情。  相似文献   
4.
渭北旱塬蚕桑生产气候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北旱塬是陕西第二蚕桑基地。为给该发展桑树生产提供依据,作者对桑树有关的主要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当时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而对气候资源在发展桑树生产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宝鸡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宝鸡市地貌特点和自然景观,分析了宝鸡市各季节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四季的人体舒适度指数等,分析宝鸡旅游的适宜季节。指出,宝鸡市旅游气候资源开发潜力很大,最佳旅游季节为春、夏、秋季,其中6、7、8月适合登山,4、9、10月适合游览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6.
宝鸡市日光温室蔬菜冬季低温冻害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多年实践的调研及阴雪天气下棚内外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对比观测分析,发现主要影响日光温室蔬菜发展的障碍是冬季连续阴雪寡照天气造成的室内冻害。寻找问题、研究对策,提出建立冻害预警机制、改进温室结构、增设辅助加温设施等多项有效防冻害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中西部线辣椒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陕西关中西部线辣椒生长发育特性和主产区的生态气候条件,表明关中西部光照充足,热量富裕,温差大,空气干燥,有利于线辣椒生长发育。降水略显不足且年际间变化幅度大,干旱年份需灌溉补水。发展水利事业和节水农业,提高水分利用率,是本区线辣椒高效、长足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桐乡市规模化、小区化养鸭业发展迅速.随着养鸭业的快速发展,细菌性和病毒性等多种疾病,如鸭肝炎、禽流感、大肠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花肝病"等发病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着养鸭业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病/死鸽中分离到1株病毒,血清学鉴定该分离病毒为禽Ⅰ型副粘病毒(PPMV);该病毒经毒力测定结果显示,PPMV的毒力与鸡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的毒力相似,为自然弱毒株;对该分离株F基因裂解位点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PMV F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G-R-Q-G-R-L117,属于弱毒株的特征性序列.将该株病毒制备成灭活疫苗,分别免疫鸽、鸡,结果都能诱导鸽、鸡体产生较高水平的HI抗体;分别以鸡新城疫标准强毒株F48E9、本组分离于鸡的野毒株CPMV( MDT 45.4 h,ICPI 1.85,IVPI 2.42)和分离于鹅的野毒株GPMV( MDT 59 h,ICPI 1.88,IVPI 2.39)攻击免疫鸡群,免疫鸡群可得到保护,而非免疫鸡群被攻击后全部致死.结果表明,用该分离毒制成的油乳剂灭活苗对鸡安全,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可抵抗鸡新城疫、鹅副粘病毒的攻击.用HI方法检测该株病毒与La Sota株之间的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La Sota株与PPMV两毒株间的抗原性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宝鸡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因子以及宝鸡区域站和自动站的逐分钟或10min雨量资料,将2015年汛期降水分为积状云降水、层状云降水、层积混合状降水,并分别计算三种降水类型的Z-R关系中的A、b值。再对一次降水过程中的自动站雨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96.1%的估测与实况值的差距在5mm以内。且根据降水强度的不同,发现新的Z-R关系在雨强较大时,降水估测值误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