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2.
成都市平原地区直接从事农业体力劳动的农民逐渐减少,适度规模经营的兴起,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的成熟,早中熟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育成,克服了机育机插水稻生育期延长不能适时收获的缺点。本示范试验项目通过硬盘营养土育秧,适时早栽,控窝增苗,栽后早管等措施能够充分发挥早中熟水稻品种的丰产性,达到省工、减投、稳产、时时收获的效果,将推动机械化育插秧在成都市再上台阶。  相似文献   
3.
以"川麦104"为试验材料,研究翻耕+旋耕复合耕作(FRT)、旋耕(RT)、免耕+覆稻草(NT)3种耕播方式作对稻茬小麦株高、干物质量、有效穗数等形态指标和产量构成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RT处理比RT及NT处理分别增产10.8%、18.6%,其产量差异主要源自FRT处理的有效穗数及穗粒数的优势。FRT处理下小麦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育时期均高于RT和NT处理,具有明显群体优势,这为该技术措施条件下小麦的高产提供了物质基础。总之,翻耕+旋耕复合耕作技术有利于稻茬小麦的生长发育并且可提高小麦产量,可以在成都平原西部有相似生态条件的区域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本站借助异地硬盘标准化机械育秧,4月中旬播种,5月17~18日移栽,秧龄29~30d,栽时稳穴增苗,栽后及早管理,于9月中旬收获,能够很好的衔接油-稻茬口。在供试的20个新品种(组合)中,筛选出熟期与F优498相当,单产超过F优498的品种3个,其中蓉7优锦禾730.2kg/667m~2。筛选出米质国标2级以上,熟期短于或与天优华占相当,单产比天优华占增产的审定品种2个,分别是隆晶优4456、荃优399,适宜新都区油菜茬机育机插秧种植。示范种植千优531、正优5381.3hm~2,千优531平均单产630kg/667m~2,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成功摸索出规模种植条件下新品种试验示范的新方法,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6.5万hm~2,彭州市的水稻种植面积在成都市各区市县中面积最大,是成都平原重要的粮仓。本文总结了彭州市、新都区近年水稻生产上发生的杂草稻危害案例,清楚的阐述了成都地区杂草稻发生情况,分布范围,危害情况,特征特性及防除措施,能指导种子质量纠纷解决,能帮助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调查发现成都地区的直播稻田杂草发生有2个高峰,第1次为播后20~30 d,第2次为播后40~50 d。本研究使用30%丙草胺(扫弗特)乳油100 m L/667 m~2或2.5%五氟磺草胺(稻杰)乳油60 m L/667 m~2在水稻直播后2 d进行土壤处理,防除效果良好,两者混合用来土壤处理,防除效果更佳。丙草胺和五氟磺草胺土壤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直播稻田杂草,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7.
水稻大孔径穴盘育秧,宽窄行栽培有利于秧田分蘖正常生长,栽后无缓苗返青期,本田发苗迅速,上林成穗率高,有效穗多,产量高,29个代表性品种小区平均单产739.5kg/667m2,全生育期普遍缩短,代表性品种辐优838、F优498、冈优725等全生育期缩短5~7d。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简阳市制种技术员范治良在省农科院专家“地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地膜覆盖大三围强化栽培技术”运用到杂交水稻制种上,经过几年的摸索,取得初步成功.2016年,四川益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杂交水稻制种、繁殖上应用该技术16.5 hm2,取得良好效果.该技术较常规技术高产稳产,成熟期提早8~10 d,屏蔽了上年落田谷萌生的影响,减少了杂草危害,有利于田间去杂保纯.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机插栽培模式下恢复系和不育系穗茎生长与花期特性,探究机械化栽培下杂交水稻制种亲本花期相遇困难的原因,选用成恢727×蜀21A、雅恢2115×宜香1A两组合为材料,于2019—2020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2种栽插方式及秧龄,进行恢复系和不育系叶龄动态、穗茎生长和抽穗动态调查,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对不育系和恢复系穗、茎、叶生长发育及花遇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机插亲本总叶片数发生改变,恢复系减少0.3~0.8叶,不育系增加0.1~0.4叶,同时秧龄缩短恢复系总叶数减少,不育系总叶数无显著变化。(2)机插恢复系穗、茎、叶生长发育进程较手栽延迟2~5d,不育系延迟5~10 d;恢复系拔节后开始幼穗分化而不育系进入幼穗分化后5~10 d开始拔节,机插恢复系与不育系穗分化持续时间无显著变化,各处理亲本幼穗生长曲线均拟合Logistic曲线较好(R~2>0.99)。(3)机插较手栽亲本播始历期延长,秧龄延长存在相同效应,不育系较恢复系对栽插方式及秧龄的响应更显著。(4)各组合手栽长秧龄的花遇指数为100%,花遇良好;机插长秧龄和手栽短秧龄条件下花遇指数介于40%~60%之间,花遇状态次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收和旱育秧技术及稻草覆盖免耕技术的应用,加上种子本身质量等原因,使得稻田杂株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特征,给种子质量事故的解决带来困难。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正确运用《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鉴定办法》的主要原理处理种子质量事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