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结合室内测定与田间观察的研究方法,探究了桦潜叶蜂在中国分布区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桦潜叶蜂(Profenusa thomsoni)在吉林地区1 a发生2代。93.22%的老熟幼虫在树下0~10 cm深的土壤中做土茧越冬。桦潜叶蜂5月下旬化蛹,蛹期5~10 d; 6月上旬始见1代成虫,成虫寿命为1~2 d。桦潜叶蜂成虫产卵于桦树近地面嫩叶的表皮中,每叶可见产卵痕1~10个。日平均温度为15~20℃时,卵经过5~7 d可孵化。桦潜叶蜂幼虫期为20~25 d,老熟幼虫一部分脱落叶片潜入浅土,一部分在叶片为害部位化蛹,蛹期5~8 d。7月上旬,2代桦潜叶蜂成虫羽化,卵产于桦树中、上层嫩叶内。2代桦潜叶蜂对叶片的为害较重,为害占比为72.32%。8月中旬,以老熟幼虫脱叶潜入土中形成土茧越冬。  相似文献   
2.
关于提高应用型本科植保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近3年不同届次植物保护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实际跟踪调研,结果发现目前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正面临着能力弱化现象.这些现象集中体现在实践技能、知识理论能力、个人综合工作能力等,其中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在社会实际工作与生产中演化出的矛盾尤为突出.本文就当下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所出现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有关应用型本科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个人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苹褐卷叶蛾(Pandemis heparana)危害芍药科(Paeoniaceae)各植物情况的调查发现,在牡丹各品种间虫口密度无差异(P0.05),而芍药无被害发生。为揭示此机理,对西北牡丹(Paeonia rockii)、凤丹(P.ostii)、中原牡丹(P.suffruticosa)、芍药(P.lactiflora)叶片胞间CO2摩尔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化学物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芍药生物总碱质量浓度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较其他3种牡丹高(P0.05),与苹褐卷叶蛾为害强度显著负相关(R=-0.987,P=0.012 6;R=-0.989,P=0.011);类黄酮和蛋白质质量分数虽在多数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质量分数高低与苹褐卷叶蛾为害强度并无直接关系(R=-0.221,P=0.779)。生理指标中,各品种间叶绿素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与苹褐卷叶蛾为害具有不显著负相关性(R=-0.913,P=0.090);胞间CO2摩尔分数在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与苹褐卷叶蛾危害强度呈微弱正相关(R=0.006,P=0.994)。经线性拟合分析,苹褐卷叶蛾虫口密度与生物碱质量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质量分数拟合优度高(R=0.992;R=0.910;R=0.820)。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西南坡山楂海棠访花昆虫多样性及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对长白山山楂海棠访花昆虫的访花频次、访花时间、访花行为及其多样性进行的初步研究显示:长白山山楂海棠访花昆虫共6目19科33属46种,主要来自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各访花昆虫单日访花频率存在一定规律,其中膜翅目访花活动集中在上午,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访花活动持续时间长,其访花活动存在互补性;膜翅目访花频率明显高于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其中膜翅目到访频率较高并且体躯携带花粉较多;不同类访花昆虫滞留时间差异较大,鳞翅目停留时间较长,鞘翅目停留时间较短;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山楂海棠的访花昆虫群落多样性为中上水平;一天之中访花昆虫数目随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规律,随大气湿度的增加呈递减规律,而后有回升趋势;回归分析发现,访花昆虫数目在温度和湿度等气候影响下,其分布大致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5.
草坪病害是草坪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致病微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使正常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生理机能、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出现异常现象。草坪病害是草坪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草坪集约化管理程度越高,草坪病害的危害越大。1草坪病害的常见症状及病原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土壤深度、捕食者(二疣槽缝叩甲幼虫)和植食者(细胸金针虫幼虫)虫口密度变化对捕食量及捕食者死亡的影响。【方法】以前期对土壤内捕食性天敌昆虫资源调查筛选出的叩甲科捕食者和植食者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内人工模拟野外土壤内捕食者及植食者生存环境,测试虫口密度及土壤深度与捕食者捕食行为的关系,分析对叩甲科捕食者捕食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土壤深度、捕食者和植食者密度3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其交互作用对植食者死亡量综合解释值为59%,而单独和两两交互作用对植食者死亡量综合解释值均为0;对捕食者死亡影响作用值均为0。当其中两种因素存在时,土壤深度变化对植食者死亡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捕食者死亡量变化在相对浅层土壤死亡数量显著高于深层土壤(P0.05);植食者密度变化对自身及捕食者死亡量的影响仅在捕食者密度相对较大时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捕食者密度变化对自身及植食者死亡量变化在相对密度高于1头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捕食者和植食者密度及土壤深度综合作用对植食者死亡的影响明显高于捕食者。捕食者密度或土壤深度不变时,植食者密度变化对自身死亡量具有绝对解释作用;植食者密度不变时,捕食者是直接控制植食者死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对柞蚕Antheraea pernyi灰卵(一种感病寄主卵)的适应性,本研究以柞蚕灰卵为供试寄主,健康卵为对照,探究了螟黄赤眼蜂对柞蚕灰卵的寄生选择与适应性,并比较了螟黄赤眼蜂对寄主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对柞蚕灰卵表现出较强的嗅觉反应。无选择条件下,螟黄赤眼蜂在灰卵和健康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窝蜂数和窝卵数均有显著差异,在灰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窝蜂数和窝卵数分别为45.0%、36.9%、56.6头和61.4粒,而在健康卵上分别为74.0%、80.2%、102.1头和105.7粒;双向选择条件下,螟黄赤眼蜂在柞蚕灰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窝蜂数和窝卵数分别为34.0%、72.7%、61.5头和72.1粒,而在健康卵上分别为60.0%、88.6%、89.9头和91.3粒,其中寄生率和窝蜂数呈显著差异,而羽化率和窝卵数无显著差异。螟黄赤眼蜂在灰卵上的发育历期长于在健康卵上的历期,灰卵中孵化的后代雌性比也高于健康卵。表明柞蚕灰卵对螟黄赤眼蜂寄主适应性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类高职院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应用型课程,它是在学完普通植 物病理学,有一定植物病理学基础之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科学,这门课程对于每个植物保护专业 人员都是必备课程。该论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重点结合教学方法技巧论述如何上好该门课程。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现代园林设计也要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一定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同时还要将人的感受摆在最为重要的位置,进而建设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园林景观。这对于缓解当前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的凋落物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采用Berlese-Tullgren干漏斗法分离土壤跳虫,分析了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与林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间跳虫群落结构组成差异较大。杨桦林下跳虫多度和丰富度最低,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阔叶红松林下跳虫多度最高,丰富度较高,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跳虫物种丰富度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碳氮比、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养分(N、P)无明显关系。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长白山土壤跳虫群落结构组成,不同林型间跳虫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保持地表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环境异质性对促进土壤跳虫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