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介绍武陵山片区五峰县茶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保护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秦巴山片区横跨豫、鄂、渝、川、陕、甘六省市。本文以陕西秦巴山片区为例,研究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建议:①推行"一县八品"的地理标志特产政策,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②构建地理标志特产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标准化与食品安全;③选地理标志为战略品牌,整合名优特产的区域公用品牌;④申报传统特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传统加工工艺;⑤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地理标志,创建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恩施州为例,介绍了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传统知识、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特色村寨与名镇名村等,从传统知识与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提升角度,分析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智力精准扶贫策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陵山片区中国特产之乡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武陵山片区中国特产之乡与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建议加强中国特产之乡申报,实行每个县(区、市)重点打造3~5个中国特产之乡;重点打造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相关的中国特产之乡,实现名优特产的地理标志与中国特产之乡双重保护;加强中国特产之乡、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相关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加强特色农林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艺业相关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5.
武陵山片区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与传承是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文化遗产传承、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我国(尤其是湘鄂渝黔)中华老字号认定与武陵山片区老字号资源概况,研究该连片特困地区中华老字号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并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全国畜牧业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概况,分析了湖北省扶贫攻坚四大主战场之一幕阜山片区畜牧产品及其生物遗传资源的优势,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战略下,该片区畜牧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并提出创建6个省级、4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了该区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色。并从实现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化旅游业开发共赢的角度提出了10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片区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10年扶贫攻坚主战场。本文分析了该片区自然遗产资源保护现状,并建议:(1)跨省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申报工作及其片区协作;(3)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4)发展依托各种自然遗产的、跨行政限制的生态旅游系统;(5)重点创建中心城市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6)构建森林生态旅游网络;(7)创建中心城市的"国家森林城市";(8)创建中心城市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9)重点发展八大类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片区中国名牌农产品与农业品牌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武陵山片区中国名牌农产品概况,分析农业品牌化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国名牌农产品认定与农业品牌化对策,建议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大力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培育农业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利用地理标志整合农产品品牌,发展地理标志特产的农业区域化专业化,保护与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积极申报中国名牌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泾阳茯砖茶概况,从地理标志、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保护、商标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等方面,分析了泾阳茯砖茶的农业知识产权,并从知识产权、传统知识、农业科技、茶马古道文化、"一带一路"战略等方面,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该边销茶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