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硅肥是一种以含硅酸钙为主的枸溶性矿物质材料制成的肥料。水稻为需硅较多的作物,据分析,每收获500公斤稻谷吸收硅87.5~100公斤,故水稻有“硅酸作物”之称。近年来.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不断增加,水稻的增产潜力越来越小,而且出现了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下降等问题。为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丰南市土肥站从1997年开始引进硅肥在水稻田进行试验,取得很好的增产效果,1998年开始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3.
<正> 丰南市地处华北平原东部,花生是我市的主要油料作物,长期以来由于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而不稳。为稳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自1997年开始,我们从多方面进行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以“前促、中控、后防”为中心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25万亩(1亩=667平方米),平均每亩增产18.7%,新增总产量1800多万公斤,新增总产值5400多万元。 1 前期以促为主 培育壮苗 1.1 耕作措施 1.1.1 实行轮作倒茬,促苗早发花生最忌重茬。根据我们调查,连作是造成花生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田间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侧枝少、病虫害严重,最后导致早衰,产量降低。实行轮作倒茬,有利于前期培育壮苗,增加抗逆性,  相似文献   
4.
5.
<正> 土壤瘠薄且保水性差的旱薄地,产量低而不稳,一直影响着玉米生产的平衡发展。提高旱薄地春玉米产量对提高丰南市粮食总产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从90年代初开始,对旱地春玉米种植形式,从栽培、耕作、生物、激素等多方位进行了抗旱综合增产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形成了旱薄地春玉米蓄水保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1992年示范1.2万亩,平均亩产424.3公斤,比常规种植的对照田增产91.5公斤,增产率达到27.5%;1993年示范推广3.5万亩,在严重干旱的条件下(玉米生育期自然降水较正常年份少55毫米,少13.5%),平均亩产375.5公斤,比对照田增产85.5公斤,增产率达到29.5%;到2001年推广面积达20万亩,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