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以60株不同倾斜角度的马尾松为试材,对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这些树木中选择典型的2株马尾松对其生长应变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马尾松的生长量相应减小;(2)马尾松直立幼苗的应变为压应变,在倾斜幼苗下表面的应变为拉应变,应变值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值时趋于稳定;(3)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倾斜角度下马尾松的生长特性和生长应变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60株2年生欧美杨107杨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节开展人工倾斜树干试验,将苗木分成5组(每组12株)与垂直方向倾斜成不同的角度(0°,15°,30°,45°和60°),苗木生长4个月后开始在树干最外围年轮次生木质部取样,分应拉区和对应区对其微纤丝角、基本密度和轴向干缩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应拉区和对应区微纤丝角均呈递减趋势,应拉区微纤丝角比对应区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倾斜角度和区域对微纤丝角影响显著;2)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应拉区基本密度呈增大趋势,对应区基本密度先增大后略有减小,应拉区比对应区基本密度大5.7%~14.4%,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对基本密度影响显著,不同倾斜角度和角度与区域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3)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应拉区轴向干缩率先增大后减小,对应区呈减小趋势,应拉区轴向干缩率是对应区的1.0~2.0倍,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区域对轴向干缩率影响显著,不同倾斜角度和角度与区域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4)应拉区和对应区轴向干缩率与微纤丝角之间均呈负相关,应拉区和对应区轴向干缩率与基本密度之间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地形、风吹、雪压、相临木竞争等,使得树木偏离原有的生长状态,发生树干倾斜、弯曲、树冠偏冠等现象(Alméras et al.,2005;John et al.,2003;Yamashita et al.,2007)。在这些因素的干扰下,树木为了更好地获得生存空间必须形成一个抵御机制。立木中生长应力的存在及其分布方式是其抵御外界  相似文献   
4.
测定3株(Z1,Z2,Z3)7年生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Neva’)的组织比量、纤维形态,并分析其径向变异模式。结果显示,所测定材料中木射线比量变化幅度为10.21%~13.60%,导管比量为17.30%~24.40%,纤维比量为64.37%~71.24%;纤维长度为635~1261μm,纤维宽度为17.96~22.33μm,胞腔径为14.34~17.83μm,双壁厚为3.55~5.35μm,壁腔比为0.22~0.34,长宽比为37.81~60.89,微纤丝角度为15.39°~25.63°。径向变异模式研究得出:Z2从髓心向外纤维比量持续下降,Z1和Z3在髓心与第4生长轮之间为纤维比量先下降后上升,从第4生长轮开始纤维比量缓慢下降。导管比量径向变异与纤维比量恰好相反,相互之间此消彼长。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从髓心向外迅速增加,到第6年后缓慢增长或开始下降。微纤丝角在髓心到第3生长轮之间表现为波动,从第4生长轮开始先上升随后下降到树皮。长宽比从髓心到树皮Z2一直保持迅速增长趋势,Z1上升到第5生长轮后,开始下降;而Z3上升到第6生长轮后,开始下降。双壁厚在髓心与第4年轮之间先上升后下降,随后向外逐渐增长。Z1和Z3壁腔比从髓心到第5生长轮先上升后下降,随后上升到树皮;而Z2壁腔比从髓心向外下降到第4生长轮,然后开始逐渐上升到树皮。认为幼龄期胶质纤维的存在对杨树木材解剖特性径向变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各单株在髓心附近的径向变异模式差别较大,并建议在今后的类似研究中关注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5.
分析楸树的品质性状遗传变化规律,选出优良无性系,为楸木人工林种质资源选育和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 6个不同无性系楸木的化学成分、密度和纤维形态特征,并对不同无性系的部分木材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洛楸5号苯醇提取物含量最少,综纤维素、半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最多,纤维宽度最宽;洛楸1号木质素含量最少;洛楸3号...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安徽农业大学人工林场选取3年生马尾松实生苗和1年生杨树扦插苗进行栽培(其中马尾松杨树各60株,每12株为1组,共5组,每组对应1个角度,共5个角度0°、15°、30°、45°和60°),跟踪测定其生长应力指示值(growth stress indicator,简称GSI)、基本密度、干缩性质,并对它们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杨树、马尾松GSI绝对值大小和倾斜角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杨树、马尾松的基本密度和倾斜角度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杨树、马尾松径向干缩率和倾斜角度关系不显著,杨树、马尾松轴向干缩和倾斜角度呈正相关关系,杨树弦向干缩和倾斜角度呈正相关关系,马尾松弦向干缩和倾斜角度呈负相关关系;(4)杨树应拉木区的弦向干缩大于对应拉木区,径向干缩变化不大;马尾松应压木区的弦向和径向干缩均小于对应压木区,应力木区的轴向干缩远大于对应力木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移植的大型树木选择、移植、移植后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大型树木移植的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人工倾斜火炬松3年生苗木应压木的解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梅  刘盛全 《林业科学》2012,48(1):131-137
以3年生火炬松苗木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节开展人工倾斜树干试验,将苗木分成5组(每组12株),与垂直方向倾斜成不同的角度(0°,15°,30°,45°,60°),苗木生长4个月后开始测定不同倾斜角度下火炬松应压木的解剖性质,分析不同倾斜角度下火炬松应压木解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管胞壁变厚,管胞形状变圆,胞间隙逐渐增多、增大,螺纹裂隙逐渐变宽、加深,其中30°以后应压木典型特征非常明显。2)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管胞长度先减小后增大,30°达最小值;管胞宽度先减小后增大,45°达最小值;双壁厚先增大后减小,45°达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倾斜角度对管胞长度、宽度及双壁厚影响均极显著。3)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微纤丝角度先增大后减小,30°达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倾斜角度对微纤丝角度影响显著。4)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管胞比量及木射线比量呈波动变化;树脂道比量先增大后减小,30°达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倾斜角度对树脂道比量影响显著,而对管胞比量及木射线比量影响不显著。5)从不同倾斜角度下各种解剖性质的变化趋势来看,30°~45°为应压木解剖性质形成的重要转折点,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其特征是乳腺体或叶间结缔组织发炎或两者同时发炎。乳腺炎可以引起泌乳量明显下降,乳汁变质、乳腺硬结、萎缩甚至化脓。为减少乳腺炎给奶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寻求一条无药物残留且尽快治愈的方法,已成为广大畜牧工作者及养殖业户共识。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近百例临床验证,采用中医中药的传统方法治疗乳腺炎,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奶牛业这几年来超长规,井喷式的发展,市场对奶牛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奶牛性控精液应运而生。使用性控精液应了解以下几点。1 性控精液是使用精液流式细胞分离技术使 X 和Y精子有效分离,只要 X 不要 Y,控制奶牛出生性别,是目前最成熟最先进的性别控制技术,已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性控精液产母犊率理论上可达90%以上。2 严格选择受配牛是保证性控精液受胎率的关键。首选育成牛,育成牛未产过犊牛,子宫没有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