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学生正是生理、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年龄阶段。他们承受着生理上第二次发育带来的种种冲突,又经历着认知、情感、意志、气质、性格、能力等日益完善的心理发育的变化时期。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自1988年我们陆续在学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学”课,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 在大学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学课,目的是使大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自我意识,有助于自我培养、自我教育。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入地意识自己的心理、行为和身体特征,从而明确发展自己的心理活动能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人才,而且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的方向和根本保证。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应尽职尽责做好育人工作。一、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地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农科大学生人生价值主体意识的调查研究,认为,当代农科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主体意识呈现出个体化、重利化、多元化的特点;分析了直接影响农科大学生人生价值主体意识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立足现实,坚持正确导向,分层次教育,立足实践,学会观察分析,坚持自我教育,立足自我,树立人生目标,塑造理想人格的基本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大学生有目的地去涉猎社会诸领域而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包括学校组织引导、学生自发联合和独自一人行动,在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①教学实践环节中涉及校外(社会)的实习、毕业设计及参观等;②寒暑假期间的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咨询等;③第二课堂活动中联系于社会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高校教师师德现状,分析了高校教师师德变化的原因,提出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